大氣組成與結構

天王星、海王星─鑽石雨?

太陽系邊緣的兩顆類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分別為第七顆以及第八顆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分別為19.6天文單位以及30天文單位,其組成份主要是氫、氦以及由水、氨、甲烷所結成的「冰」。這類型冰巨星,不若地球、金星、水星、火星等類地行星有明確存在的岩石核心,相對密度較低,體積也較大,天王星的體積在太陽系中排行第三,而質量約為地球的14倍,海王星的體積排行第四,質量則大約是地球的17倍。兩者在大氣中具有複雜的雲層結構,其內部高壓的狀態,成為近年科學家研究相態變化的好對象。 天王星的內部近核心壓力非常的大,高達800GPa(約地球表面氣壓790萬倍),因為壓力重力效應,溫度也從外層的-220度飆升到7000度,在極高的壓力下可以形成密度相當高的冰(9g/)。過去的研究模擬這種壓力及溫度環境,並且在將溫度提高到攝氏50000度後,觀察到鑽cm3石塵埃產生的現象(由甲烷衍生的碳化合物);Eggert(2010年,發表於Nature Physics)研究碳化合物(鑽石、石墨)等相態變化後,認為存在「液態具導電流體性質」的鑽石,因此在天王星、海王星的環境下,可能有固態的鑽石塵埃參與於相態變化中,支持早在1981年就被科學家提出的鑽石雨幻想。

金星與土衛泰坦的大氣

金星與土衛泰坦的大氣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陳穎霖

地球大氣充滿許多有趣的天氣現象,皆肇因自水的相態變化。不禁讓人想問,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是否也有其他的星體擁有類似的特性(能夠成雲降水,或是有其他物質相態的變化)?

一、金星──硫酸雨

金星(Venus)這個以美神維納斯命名的行星,是太陽系所有類地行星中質量大小最接近地球的,可以說和地球是孿生關係,同時也是所有行星中最亮的,肉眼亮度可至負四等。由於金星相當鄰近地球,所以科學家對其大氣瞭解較多,金星擁有比地球大氣更濃密、厚重的大氣,主要的氣體組成為二氧化碳、氮氣及二氧化硫,其表面大氣壓更高達92大氣壓,相當於地球海面下910公尺處的壓力;由於她濃密的二氧化碳大氣,導致失控(逃逸)的溫室效應,表面溫度可以高達攝氏470度。

目前認為金星的大氣有風、有雲也有降「水」,甚至觀測到劇烈的閃電現象。金星表面極高的溫度及壓力,使得表面的二氧化碳不再以二氧化碳氣體形式出現,而是超臨界流體,密度極高的流體,也讓極小的風速(通常0.3~1.0m/s)擁有能夠搬動表面沙塵、岩石碎屑的「風力」。金星高層大氣的成雲現象主要是由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氣因光化學反應而形成大量的硫酸。

這濃密的「硫酸」雲層,甚至還會產生毛毛雨呢!不過從其大氣垂直溫度分布可推測(如圖一),這些降水並不會真的落到表面,而是從高層大氣落下後在距地表25公里處便再蒸發了,所以金星上的雲比較接近地球上所觀測到的幡狀雲,而表面是相當乾燥。

c1

圖一Wikipedia金星大氣圖

二、土衛泰坦──甲烷

泰坦一直是科學家抱持濃烈興趣的研究對象,因為他具有濃密的大氣,大氣成分主要是氮氣以及可能孕育生命的甲烷。泰坦是太陽系第五顆行星─土星的衛星,更是僅次於木衛三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泰坦因為被土星潮汐鎖定,公轉和自轉期相同,接近十六天,表面溫度僅有攝氏-178度,表面底下有冰層,冰層下約有直徑3400公里的固體核心,由於壓力效應,內部仍保持炙熱狀態。

泰坦是太陽系除了地球以外唯一擁有濃厚氮氣大氣層的星球,其大氣層的自轉速度和金星一樣遠大於自轉速度。他的大氣層比地球更濃厚,表面氣壓約地球的1.45倍,在2、300公里高的地方,由光化學反應造成不透明的霾層阻擋了陽光的入射,使得泰坦大氣在大部分的波段下是不透明的,直到2004年卡西尼任務才首度獲得其表面直接的影像。

「浮」爾摩「沙」-臺灣空氣中的沙塵

「浮」爾摩「沙」-臺灣空氣中的沙塵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傅譯鋒

新聞報導中漫天飛舞的黃沙,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的沙塵暴畫面,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這樣的場景通常出現在富有沙漠或是廣大旱地的國家,在臺灣要出現那樣戲劇性的畫面是微乎其微,但這就代表臺灣不受沙塵暴的影響嗎?

c1

圖一 99/12/3及102/9/12從臺灣大學往101方向拍攝,兩圖皆攝於下午1點20分左右,可發現 兩者能見度差異甚大。

圖一是在不同日子,從臺灣大學拍臺北101的照片,兩張照片拍攝時間都在下午1:20左右,但可發現兩者能見度差異甚大,左圖中大臺北地區正受到東亞沙塵的影響,(粒徑的粒子)濃度超過200 ,北海岸迎風面的萬里測站,甚至高達252 ,約平常的10倍左右。

沙塵事件發生有幾項條件。氣象條件方面,需要高風速以及不穩定的大氣邊界層,以利沙塵由地面揚起。而沙源條件方面,主要是植被稀疏或乾燥的地表,因為植被除了可固定土壤,也是粗糙度的主要因子;植被覆蓋密度大可更有效吸收風的動量,不易造成揚沙。由於沙塵粒子有大小之分,大粒子被風揚起後一下子就沉降了,而小粒子可被風帶離地表較高處,並隨著中高層盛行風場擴散到遠方。

系外行星上存在雲跟雨嗎?

除了太陽系以外,天文學家目前正在積極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透過光譜分析,或是如克卜勒望遠鏡透過光度變化來發掘系外行星,目前找到的多半是「熱木星」──具有大於木星質量的氣體行星,卻和母恆星位置相當接近,甚至和水星金星相比軌道更內側。而天文學家也成功利用其「凌日」現象,來一窺他們大氣可能的組成,其中有些星球被推測可能存在相態變化,成雲降水(當然不是H2O『水』)。 一、HD 189733b HD 189733b是距離地球約63光年的熱木星,其質量略大於木星,是在2005年利用凌日法所發現,並且以都卜勒光學觀測法驗證其存在。凌日法是觀測恆星光度變化,如果該恆星的盤面剛好在我們觀測的方向,那麼其行星就會產生類似凌日的現象,讓光度在短時間內減小後又恢復,可依此來推算其軌道週期、質量等。都卜勒光學觀測法則是利用恆星也會繞著系統共同質心有相對移動,以階梯光柵高解析地去分析恆星光譜,來釐清其運動週期,推測行星存在及軌道。

幻日(Mock Sun,也叫日狗,Sun Dog)─澎湖兩個太陽

幻日(Mock Sun,也叫日狗,Sun Dog)─澎湖兩個太陽
金門縣金門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彭天音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2011年3月2日在澎湖拍攝到「兩個太陽」的天候異象,看似兩個分離的太陽並呈在傍晚的天空,引發民眾議論紛紛。其實古代傳說中也有一則「十日並出」的 神話,說是帝堯之時,有次天上同時出現了十個太陽,還好有神射手后羿來解決這件事。這位神射手連發九箭,射下了九個太陽,留下一個照明之用。那澎湖的兩個 太陽該找誰來射下呢?兩個太陽會比較熱嗎?還是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才產生這種現象?

風力作用

風力作用
國立新莊高級中學汪惠玲老師編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風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大氣運動,但當風速過大時,常會破壞地形地物而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風是如何產生破壞作用的呢?其主要的運作方式可以分為直接風壓、吸力及渦流等三種方式。

風壓

物體迎風而立就會受到風壓,在風速大的狀況下,如果這些迎風而立的建物支架或結構體不強時,則易因風壓過大而折斷破壞,物體承受風力的大小,可以用物體迎風面積及風壓來計算,而風壓則隨風速大小而改變。

wp(風壓)=v(風速)**2/1600[kN/m**2]

關於大氣的故事

關於大氣的故事 (Story of atmosphere)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 江豪章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 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今日我們把呼吸當作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若回到地球剛形成之初,呼吸這件事就會變成不可能的任務了;想想宇宙中的元素,氫氣 (Hydrogen) 和氦氣 (Helium) 佔最高比例,直覺上來說,地球的大氣應該也要以氫氣和氦氣為主才是啊,但又為何現今的地球大氣是以氮氣 (Nitrogen) 和氧氣 (Oxygen) 為主呢?

大氣中水氣含量的觀測

 

大氣中水氣含量的觀測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洪逸文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由於水氣的變化是天氣現象的重要主角,因此對大氣中水氣的觀測一直是一個重要項目。傳統上,是利用探空氣球,然而其施放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讓我們無法對水氣分布具有整體的了解。後來種種的遙測儀器與載具陸續發展出來,例如氣象雷達與衛星;遙測技術也日新月異,利用可見光、紅外線與微波頻道,近幾年更可利用 GPS 訊號反推大氣的水氣含量。

 

 

圖片所有::F. Hasler et al., (NASA/GSFC) and The GOES Project
圖片來源: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mirrors/apod/ap990904.html

地球的好姐妹,但卻不同命

地球的好姐妹,但卻不同命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江豪章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金星,是地球的姐妹星,何以說它是地球的姐妹星呢?兩者不論是內部成分、結構、質量及半徑等都非常相近,且根據地球與金星的火山活動推算,兩者從內部噴發出來的二氧化碳及水氣的數量大致上相等,但兩者卻有不同的命運,金星地表溫度高達約攝氏500度,地表大氣壓也是地球的90倍,是什麼原因造成金星大氣與地球大氣有天壤之別呢?目前科學家們認為金星可能發生了失控的溫室效應(runaway greenhouse effect),導致無法挽回的命運。

 

改變大氣成分,是否可讓地球冷卻下來?–地球工程 (Geo-engineering)面面觀

改變大氣成分,是否可讓地球冷卻下來?–地球工程 (Geo-engineering)面面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洪逸文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全球暖化」已經是一個超越科學的議題,不僅一般社會大眾與政治人物紛紛提出各式因應之道,就連科學家也構想出許多大膽解決暖化的方法。這些藉由人為手段,有目的、大規模地改造地球環境的方法,就稱為「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 方案。這些方案都是為了讓地球冷卻下來,其中包括:在太空放置大量的反光裝置,以降低地球接受到的太陽輻射;將海水噴注到低層大氣,形成水霧甚至進而蒸發氣化,以求在海洋上空的對流層形成大量的雲層來反射太陽輻射;將鐵化合物倒入海中幫助浮游生物成長,以求透過浮游植物的生物泵(biological pump),吸收並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直接將要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捕獲,並封存在不同的儲存庫,如礦場、地殼與海洋等,這種技術簡稱為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CCS)。

Pages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