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

光刺激找回失去的記憶

光刺激找回失去的記憶(Light stimulation can recover memory loss)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アルツハイマー病で記憶は失われていない可能性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為初期出現遺忘東西之記憶障礙、漸漸發展成整體認知機能低下的一種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估計目前世界4750萬認知機能患者中,約7成罹患阿茲海默症,隨著人口高齡化,造成相當大的問題。阿茲海默症是由海馬迴(hippocampus)及週邊神經細胞的變性所導致,兩者在記憶的生成、保存、及想起,扮演重要角色。過去研究指出海馬迴異常,可能引起阿茲海默症初期的記憶障礙,但究竟是因無法形成新記憶,還是因無法想起已形成之舊有記憶,仍然不明。

發現自閉症基因

發現自閉症基因(An autism gene identified)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自閉症の原因となる遺伝子を特定

http://www.iam.u-tokyo.ac.jp/pressrelease160316.html

自閉症有人際關係及溝通障礙、反覆、刻板的言語或行動、局限的興趣或執著等主要症狀,是大腦發展障礙之一。且常有運動協調障礙或癲癇發作等併發症。罹患率約1%,且患者不斷增加。病因雖被認為是大腦先天性障礙,尤其在社會認知機能如理解他人想法或與共同感受等大腦機能,但詳細致病機制仍不明。

CRISPR發展之英雄榜

CRISPR發展之英雄榜
德州大學分子生物科學研究所馬千惠編譯/臺大科教中心陳藹然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Lander, E.S. (2016). The Heroes of CRISPR. Cell 164, 18-28.

2013年一篇指出 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palindromic repeats) 技術可以準確且有效率地編輯活體真核細胞基因體的研究報告,在科學界颳起一陣風暴,從生物醫學到農業,有成千個實驗室應用此技術。本文將探討從二十年前起發現微生物的基因體含有奇怪的重複序列,經確認為此一適應性免疫系統,到了解其生物特性,進而運用在基因工程上的發展過程,以及這科學研究歷程給我們的啟示。

孟德爾第二遺傳定律—自由配合律

孟德爾第二遺傳定律—自由配合律 (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 周林

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配子(gamete,精細胞與卵細胞)時,一個基因座 (locus) 上的等位基因 (allele)(圖一)會獨立於另外一個基因座上的其他等位基因,分配至配子。基因座即是決定一個性狀的基因,而決定該性狀不同表現型的則是不同的等位基因。

遺傳疾病
如何防止自體免疫反應

如何防止自體免疫反應

如何防止自體免疫反應 (How to prevent the autoimmunity reaction)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自己免疫疾患を防ぐ遺伝子Fezf2の発見

免疫系統攻擊自身正常細胞的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等,稱為「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order)」。估計日本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高達數百萬人;在臺灣,自體免疫疾病總盛行率約為總人口的5%。造成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是T細胞對自體抗原產生多餘的免疫反應。

基因交流

基因交流 (Gene Flow)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演化組碩士生 江岱珈

在染色體上的某些基因具有不同的形式,稱為等位基因或對偶基因 (allele)。由於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是同一個基因的變體形式,它們位於染色體上相同的位置 (locus)。某個基因在一個族群中的所有等位基因的集合,稱為基因庫 (gene pool)。不同族群具有不同的等位基因組成(指種類與比例),因此具有不同的基因庫。

遺傳疾病
年齡提高卵母細胞染色體異常機率

年齡提高卵母細胞染色體異常機率

年齡提高卵母細胞染色體異常機率
(The frequency of the oocyte chromosome errors increases with age)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加齢による卵子の染色体数異常の原因を特定

卵母細胞(oocyte)經2次減數分裂,分配正確的染色體數至卵子。若染色體分離發生錯誤,就會產生染色體數異常的卵子。異常卵子即使受精,也幾乎不會達到發育成熟的生產階段,即使產下胎兒,也會出現染色體數異常的先天性疾病,如唐氏症(Down’s syndrome)。流產胚胎或唐氏症等染色體數異常的主要原因,在於卵母細胞第一次減數分裂的染色體分離錯誤。已知染色體分離錯誤的機率會隨母體年齡增加,但過去仍不知為何年齡增長會提高染色體分離錯誤的機率。 

卵巢經基改也能產生精子

卵巢經基改也能產生精子
(Ovary can also produce sperms by gene manipulation)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精子になるか、卵になるか」を決めるしくみの発見 〜生殖細胞で働く性のスイッチ遺伝子を同定〜

大多數動物為了繁殖後代,需要產生精子與卵細胞。過去已知精子與卵細胞是由生殖母細胞(配子形成細胞,germ cell)所產生。精子與卵細胞分別由精巢或卵巢產生,兩者合稱為生殖腺(gonad)。生殖腺由生殖母細胞以及包圍在外圍的體細胞(somatic cell)所構成。目前認為在大部分的脊椎動物,生殖腺的體細胞之性別決定後,受到體細胞影響,才決定生殖母細胞是產生精子,或是卵細胞。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