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

電解質、膠體溶液

三種利用依數性質求分子量方法的比較(上)

三種利用依數性質求分子量方法的比較(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兼任教師邱智宏

高中化學課程介紹依數性質(colligative properties)時,總會提到利用溶液的沸點上升法(ebullioscopy)、凝固點下降法(cryoscopy)及滲透壓法(osmometry)等三種方法,來量測非揮發性溶質的分子量。

雖然前二種方法在現今的實驗室已經鮮少使用,但在化學史的介紹及公式的推導上,仍有其存在的價值。儘管此三種方法在使用上均有其共同的限制,必須在稀薄的溶液中方能適用。唯在實際的操作上,利用滲透壓法求非揮發性溶質的分子量,其準確度要比前二者高,本文分為(上)、(下)二篇,(上)篇試著經由滲透壓法公式的推導,讓讀者了解其使用上的限制,及其原因為何?(下)篇以實際的例子比較三者在實際測量溶質分子量時,何者較優。

吸收

吸收 (Absorption)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吸收(Absorption)」和「吸附(Adsorption)」,兩個長得很相像的詞,常常被眾人混用。吸附指A物質「吸引附著」於B物質「表面」;而吸收是指A物質或是能量「吸引進入」到B物質的過程。所以我們說:氮氣「吸附」在沸石的表面,而不是氮氣被沸石「吸收」了;水「吸收」氨氣,而不是水「吸附」了氨氣,因為氨氣溶解進了水中。

活性(Activity)

活性(Activity)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活性(Activity)」指的是化學熱力學中一個混合物中某成份(可以是溶質或溶劑)的「有效濃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或有效壓力(Effective pressure);及相對於參考值的濃度或分壓。活性受溫度、壓力和混合物組成影響。

實際上的溶液(Real solution)並不是「理想溶液(Ideal solution)」,溶質和溶劑分子之間有作用力存在,導致溶液中粒子的行為會受到附近環境的影響。例如考慮溶液的蒸氣壓,當溶液濃度較高時,溶液之溶劑的分壓不會等於純溶劑蒸氣壓乘以溶劑的莫耳係數,違反拉午耳定律(Raoult’s law)。所以,將標準狀態下純溶劑的蒸氣壓(Preference)當作參考值,和真實溶液中溶劑的蒸氣壓(P*)會存在一個特定比例,這個比值就稱為「活性(a)」。

\(\displaystyle a=\frac{P^*}{P_{reference}}\)

活性係數(Activity Coefficient)

活性係數(Activity Coefficient)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活性係數(Activity Coefficient)的產生,是由於溶液濃度在離子強度(ionic strength)較高、或者是溫度較高時,由於離子氛(ionic atmosphere)的因素,使其與理想狀況下計算的溶液濃度之間產生一定的誤差,活性系數即反映出真實濃度與理想濃度之間的比值。  

活性定義如下:即    

因此反應平衡常數應當修正為活性的乘積, 以常見的 aA + bB    cC + dD為例:

陰離子(Anions)

陰離子(Anions)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當原子或分子的電子數總和不等於質子數總和時,原子或分子就帶有電荷 (Charge),其中帶有負電荷的原子或分子稱為陰離子 (Anion)。陰離子的英文名字源自於希臘文 (ἄνω),原意為增加 (up) 表示原子獲得了額外的電子,使得整個原子的電子數比質子數多,形成帶負電的粒子。通常一個原子形成陰離子的原因,大部分是由於為了符合八隅體定律,而使得其電子組態較為穩定。在元素當中,最喜歡形成陰離子的是鹵素(17族)原子,因為只要接受一個電子就能從 ns2np5 變成 ns2np6 滿足鈍氣電子組態。根據電荷守恆定律,陰離子不能單獨存在,必須與帶正電的陽離子一同存在,保持系統為「電中性」。

溶液的種類與特性(Solution Type and Characteristic)

溶液的種類與特性(Solution Type and Characteristic)
台北縣立樹林高級中學化學科蔡孟璇實習老師 /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在化學的觀點裡,一個有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均相混合物(A homogeneous mixture)稱為溶液,含量較多的物質是溶劑(Solvent),被溶劑溶解的是溶質(Solute)。假設溶質和溶劑以相同的量存在,例如,50%的乙醇和50%的水混合物,我們習慣上把常被當作溶劑來使用的物質定義為溶劑(譬如水),所以溶質是乙醇,此混合物為50%的乙醇水溶液。)等電解質,中性溶質分子像是葡萄糖和尿素,也包含氧氣和二氧化碳氣體,這些溶質的濃度在身體有疾病或受傷時都會出現變化。

解離(The Dissociation)

解離(The Dissociation)
台北縣立樹林高級中學化學科蔡孟璇實習老師 /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化合物如鹽類等分解成較小的組成粒子、離子或自由基的過程稱為「解離(Dissociation)」,解離在化學或生物化學上是個常見且重要的行為。 如鹽酸在水中解離為氫離子和帶負電的氯離子。反之,其逆反應為離子或分子等組合成較大的分子,這個過程稱為「再結合或再化合(Recombination)」。對一個化合物AB,解離常數Kd為組成粒子A、B濃度的乘積除以AB的濃度(式一)。

揮發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揮發 (Volatility)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光彥/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純物質的蒸氣壓和物質的種類與溫度有關,溶液汽化的物質稱為揮發性物質。在相同的溫度下一物質越容易揮發,其揮發性(Volatility)越高,蒸汽壓也會越高,而相對的沸點會較低。也就是說,蒸汽壓高的物質比蒸汽壓低的物質更容易揮發。儘管我們常聽見揮發性一詞被用來描述液體氣化的傾向,揮發性也可用來描述如乾冰、氯化銨等能直接昇華的固體氣化的傾向。

丙酮、乙醇、乙醚和二氯甲烷等常見的有機溶劑,都是揮發性物質,這一類被稱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以下簡稱VOC)的污染物在常溫常壓下擁有夠高的蒸汽壓,使它們一旦暴露到空氣中就會迅速地從固體或液體變成氣體。世界各國對VOC的定義請見表一。

溶液 (Solution)

溶液 (Solution)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黃俊誠博士責任編輯

說到溶液你會想到什麼,早上喝的牛奶、果汁,中午喝的玉米湯,實驗室裡的鹽酸或氫氧化鈉水溶液,還是家裡洗衣服用的漂白水。可是到底什麼是溶液?怎麼給溶液下個科學的定義。維基百科說「溶液是由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均勻、穩定的分散體系,被分散的物質(溶質)以分子或更小的質點分散於另一物質(溶劑)中」;百度百科說「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其中,溶質相當於分散質,溶劑相當於分散劑」;教科書上寫著「溶液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純物質組成的單相均勻混合物」。三種定義皆強調了兩個重點:第一、溶液是混合物;第二、物質均勻混合或分散在溶液中;但是還有一點必須強調的是此混合物是同相態(Homogeneous)固態、液態或氣態不拘,方可稱為溶液。因為溶液是混合物,所以溶液不像純物質有固定的沸點或熔點;也因為溶液中的溶質均勻分散,沒有懸浮物質或沉澱生成,溶液內任何部分的濃度與性質都相同,等於溶液的整體濃度與性質。

Pages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