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 年5 月:拉塞福 (Ernest Rutherford)和原子核的發現

Print Friendly

1911 年5 月:拉塞福 (Ernest Rutherford)和原子核的發現
高瞻計畫特約編譯蕭如珀、臺灣大學物理系楊信男 編譯/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竹亭教授 責任編輯

1909年,拉塞福( 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的學生在拉塞福所指定的實驗中發現了令人意外的結果,拉塞福說此發現是他一生中所碰過最難以置信的事情。

他們在這個至今仍很著名的實驗中觀察到 $$\alpha$$ 粒子自一張金的薄片往後散射回來。拉塞福在他 1911 年 5 月所發表的論文中解釋說,此散射是由原子中心一個又硬、又密的核—原子核—所引起的。

拉塞福

1871 年,拉塞福誕生在紐西蘭,家中有 12 個小孩。長大後,他常常在家裡的農場幫忙,在學校,他是一個優秀的學生,所以能領取獎學金上紐西蘭大學。大學畢業後,他在 1894 年獲得獎學金成為劍橋大學的研究生。據說當他一知道獲得獎學金時即說:「這是我所挖到的最後一顆馬鈴薯了。」

在劍橋,年輕的拉塞福在 Cavendish 實驗室,跟隨發現電子的湯姆森(J.J. Thomson)做研究。拉塞福的聰明才智很快地獲得賞識,在 1898 年即到蒙特婁的 McGill 大學當教授。就在那裡,他證實了 $$\alpha$$ 和 $$\beta$$ 的輻射是兩種不同的輻射,還研究這些輻射的特性,不過他並不知道 $$\alpha$$ 是氦元素的原子核。1901 年,拉塞福和化學家 Frederick Soddy 發現放射物質會衰變成另一種物質,此發現讓拉塞福於 1908 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但他卻不是很高興,因為他自認為是物理學家,而非化學家。(他說過:「所有的科學不是物理,就是集郵」,被廣為引用。)

1907 年,拉塞福回到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1909 年,他正和同事 Hans Geiger 一起為學生 Ernest Marsden 擬定研究計畫。那時拉塞福已經開始研究 $$\alpha$$ 粒子撞到金薄片後的散射情形,他仔細地測量大多數的粒子穿越薄片後往前小角度的散射情形。拉塞福不管多麼不重要都不想漏掉實驗的任何一個角度,所以就建議 Marsden 注意看看是否有任何一個 $$\alpha$$ 粒子是往「後」散射的。

Marsden 並沒期待會發現什麼,但他還是很盡責、小心地執行這個實驗。後來他寫道,他覺得這是一個對他實驗技巧的測試。實驗是將 $$\alpha$$ 粒子從放射源發射出去,打在一張薄的金箔上,每一個往後散射的粒子都會撞到一個鍍有硫化鋅的屏幕,而被帶電粒子撞到的屏幕會發出火花。

Marsden 讓房間暗下來後,坐著等他的眼睛習慣黑暗,然後很有耐心地盯著屏幕看,並沒有期待會看 到什麼。可是,Marsden 竟然看到許多小小的、快速閃爍的黃光,大約每秒會出現一次以上。他幾乎無法相信他的眼睛所見,所以一再地測試實驗的每一個環節,確認無誤後,才向拉塞福稟報實驗的結果。拉塞福也大吃一驚,正如他後來很喜歡說的:「這就好像你朝一張衛生紙射出一枚 15 吋的砲彈,砲彈卻彈回來打中你一樣。」

大約幾千個發射到金薄片的 $$\alpha$$ 粒子中就有 $$1$$ 個散射的角度大於 $$90$$ 度,這和當時普遍使用,湯姆森(J.J. Thomson)所研發出來所謂梅子布丁模型的原子模型不符合。在湯姆森的模型中,電子被認為是黏在均勻分佈、帶正電的小物質點上,正如布丁上的葡萄乾一樣,在此情形下只會產生小角度的散射,不會有 Marsden 所觀察到的情形發生。

拉塞福在經過一年多的思考後,找到了答案。他在 1911 年說,此問題唯一的解釋是,$$\alpha$$ 粒子被位於金原子中心一個很小但密度很高、帶大量正電荷的中心核所散射回來。他還提出說,原子的電子一定是繞著此中心核而旋轉,正如行星繞著太陽運轉一般。拉塞福做了相當簡單的計算就算出原子核的大小,它僅大約是原子大小的 $$\frac{1}{100,000}$$,原子的內部空間大都是空空的。

1911 年 3 月,拉塞福在曼徹斯特文學與哲學學會的會議上宣布他的意外發現,1911 年 5 月,他將此結果的論文發表於「哲學雜誌」(the Philosophical Magazine)後來,拉塞福和 Marsden 試著以其他的元素當作目標來做實驗,也測出它們的原子核大小。

太陽系統的模型並未立即被人接受,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根據馬克斯威爾的方程式,繞著圓形軌道運行的電子應該會放射出能量而逐漸地慢下來,掉入原子核中,所以太陽系統的原子不會存在很久。幸好波爾(Niels Bohr)很快地應用了量子力學的新觀念才挽救了太陽系統模型,他說,假如電子只能佔有某幾個離散軌道的話,原子就可維持完整不變。雖然拉塞福仍不知道他所發現的原子核中有些什麼(質子和中子都是後來才證實的),但是他在 1911 年的洞察力推翻了當時所使用的梅子布丁原子模型,開啟了現代原子物理學的新時代。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