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伴效應

Print Friendly

共伴效應 (co-movement effect )
臺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曾世佑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許瑛玿教授責任編輯

共伴效應又稱共伴環流,簡單的說就是東北季風與颱風環流結合,導致臺灣北部、東北部地區大量降雨的現象。

雖然颱風發生的季節大都在夏季,當時的東北季風非常微弱,不易形成影響臺灣地區劇烈降雨的共伴環流。但是,在颱風季末尾通常是大陸氣團勢力開始轉強的秋冬季,加上近年來颱風季節有延後到秋末冬初,主要是西北太平洋洋面的海溫於10、11月仍高,颱風仍然有條件可以生成,於是就會發生已經是東北季風盛行的季節卻仍有颱風侵擾臺灣的情形出現。

既然秋冬季節的東北季風已開始增強,臺灣附近引導颱風運動的環流方向改變,因此部分侵擾臺灣的颱風會以偏南方的路徑經巴士海峽進入南海,共伴效應就發生在這樣的情形下;颱風進入臺灣南端巴士海峽後因為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環流將南海附近的暖濕空氣引導北上,這些暖濕空氣接著和東北季風結合為一,在進入臺灣北部、東北部地區之後便因為地形抬升而降雨,加上颱風可持續供應暖濕水氣,配合上東北季風的吹送,便可能造成大量的降雨。較嚴重的是在秋冬時節臺灣附近以及巴士海峽等地區缺乏足以導引颱風的大尺度環流系統,因此颱風可能在原地滯留一段時間,讓降雨時間更加延長,持續降雨的結果而引發嚴重水患。

由於全球暖化的影響,共伴效應在近年來似乎有增加的趨勢,依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1970至1979十年間只發生了5次共伴效應,1980至1989十年間則有7次,1990至1999十年間增加到11次,千禧年後至今(2010)已經有13次共伴效應發生。臺灣地區的地質條件脆弱,北部砂岩成分較多,南部則以泥岩或頁岩為主,山脈大多數屬沉積岩及變質岩,這些岩石性質脆弱且經過高度風化,易受降雨強度大及雨水流速高的影響,而造成嚴重的沖蝕作用。尤其在時間和空間分佈不平均的降雨造成的災情更劇,有時雨下得太多太急,若雨降在崎嶇不平的地方,因河川短而且水流湍急,遇到暴雨時就會水流湍急,所挾帶的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區因河床劇變為很寬淺而導致河流的流速減緩,因此容易造成洪水泛濫。

原本這些洪水氾濫的情形多集中在臺灣的兩個主要降雨季節-梅雨季和颱風季,如今又多出了秋冬颱風可能造成的共伴效應,為了有效防止嚴重水患所造成的生命及財產的損失,我們必須對共伴效應給予更多的關注、提高警覺並加以防範。


參考資料
陳泰然教授八十九學年度高等天氣學第七週上課摘要
http://front.as.ntu.edu.tw/class/class1/class1_8907.htm
中央氣象局 颱風百問 97. 「颱風過後沒回南,10日9日濕」這一句俗諺是什麼意思?
http://www.cwb.gov.tw/V6/educati … /ty097.html#main001
中央氣象局 侵台颱風資料庫
http://photino.cwb.gov.tw/tyweb/tyfnweb/table/baroclinic.htm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1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