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祖沖之?(How to Read Zu Chongzhi?)

Print Friendly

如何閱讀祖沖之?(How to Read Zu Chongzh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對於很多人來說,祖沖之並不是陌生的中國歷史人物,譬如說吧,在一些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傳記書寫中,都一定可以找到他的故事,完全不需要我們在此狗尾續貂。

不過,敘說他的生平事蹟,並著重與他的數學成就比較相關的部份,乃至於他如何看待他自己的貢獻,從傳記書寫與閱讀的觀點來看,似乎還是值得一說再說。在此,我們打算「重建」有關他的歷史故事。其中,還要特別說明有關圓周率近似值「祖率」$$\frac{355}{113}$$(日本數學史家三上義夫所命名)之價值與意義。

祖沖之 (429-500) 在中國南北朝時代的南朝劉宋朝為官,有關他的傳記相當完整,可以說明他的確作過不小的官。一般來說,平民百姓很難進入官史檔案。因此,一旦在中國歷史中找不到有關某人的文獻,我們就幾乎可以斷定他沒有作過甚麼大官。譬如說吧,中國三國時代數學雙雄 - 曹魏劉徽與孫吳趙爽,就都可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因此,當然沒有傳記流傳下來。

祖沖之當然不同!他是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縣)人,曾祖祖台之曾任晉朝侍中,祖父祖昌開始在南朝為官,任劉宋大匠卿,父親祖朔之奉朝請。他自己則在劉宋大明六年 (462年) 擔任南徐州(現在鎮江)從事史。按此官職大約相當於地方上行政組織的科長或科員,階級最高為七品。

看起來,此時他官位不高,然而,他製作《大明曆》,並推求圓周率的精密近似值:$$3.1415926<\pi<3.1415927$$,卻都是此時的工作。《隋書‧律曆志》特別指出他當時官銜為「南徐州從事史」,或有意紀錄他的研究生涯之階段。

後來,他又升遷為婁縣(今江蘇崑山)令、謁者僕射,前者是六品與七品不定,後者掌管朝廷禮儀,是五品官。他奉命製造指南車、木牛流馬、千里船與其他奇器,大概都是此時的工作。事實上,按之史籍,南北朝時代可以說是中國奇器製造最風行的時代,至於此時中國人似乎不顧「奇技淫巧」之道德規勸,放縱巧思而製造奇器,或許可以歸之於帝王宮廷的時尚愛好,但是,整體文化的風潮走向重視個體自覺表現,恐怕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之一。

祖沖之的「多才多藝」,也表現在他「當時獨絕」的「鐘律博塞」。所謂鐘律,當然是指五音十二律的研究,由於音程與律管長度有關,所以,黃鐘律管長度的訂定,就變得十分重要。相傳祖沖之曾鑄有銅尺傳世,應該與此有關。另外,所謂「博」與「塞」是指古代兩種遊戲,今已失傳。不過,史載稱玩家需要懂一點數學,祖沖之也因善解這些遊戲之奧妙,而馳名於當時。

祖沖之的最後官職是蕭齊朝的長水校尉,是五營教尉之一,比謁者僕射還高一品。終其一生,他的大明曆始終沒有機會使用,直到他兒子祖在南齊任官時,才獲得頒布使用,這是南齊天監八年(509年),距離祖沖之謝世已有五年,而距離他制定那一年(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則更是長達47個年頭了。

公元462年,他已經擔任南徐州從事史了。史家認為在這之前,他應該已經完成有關《九章算術》註解與圓周率的研究工作,當時他才30歲出頭而已。在那一年之後,他似乎非常努力為官,希望在宦途上有一點作為。這或許可以解釋他何以鍥而不捨地進獻《大明曆》,以獲得帝王的青睞。在這個脈絡中,他與權臣戴法興辯論所寫的〈大明曆議〉,也見證了公元第五世紀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爭議。

另一方面,祖沖之父子研究《九章算術》球體積公式時,完全是根據劉徽注解中的提示,成功地計算了「牟合方蓋形」的體積,才得以想出並證明球的體積公式。然則他何以批評劉徽的研究工作呢?我們實在無從理解,除非劉徽在曆法方面有一些研究成果,入不了祖沖之法眼。值得注意的,此一對劉徽乃至於當時天算家的評論,顯然為《隋書‧律曆志》的編者所引用。

從現在的「後見之明」來看,如果追溯「祖率」這個圓周率近似值怎麼來的,我們有必要回到劉徽註解《九章算術》。此一注文,可以說是公元第三世紀世界數學史上的最重要文本之一。劉徽先證明圓面積等於「半周半徑相乘」,再從一個直徑為二尺的圓開始割圓,由內接正 $$6$$ 邊形開始,迭代地求得圓內接正 $$96$$ 邊形之面積,最後得知圓面積近似於 $$314$$(平方)寸。

或許祖沖之的《綴術》也記載有類似的研究成果吧!可惜,本書的失傳,讓我們無法掌握直接證據以評定他的貢獻。然則「祖率」究竟是怎麼來呢?數學史家認為祖沖之可能利用了連分數的「漸近分數法」。根據此一方法,祖沖之將 $$\frac{3927}{1250}$$、$$3.1415926$$ 與 $$3.1415927$$ 表徵為連分數展開式,再分別求各自的漸近分數如下:

$$(1)~~~\displaystyle\frac{3927}{1250}=3+\frac{1}{7+\frac{1}{16+\frac{1}{11}}}$$,其漸近分數為:$$\frac{3}{1}$$,$$\frac{22}{7}$$,$$\frac{355}{113}$$,$$\frac{3927}{1250}$$

$$(2)~~~\displaystyle3.1415926=3+\frac{1}{7+\frac{1}{15+\frac{1}{1+\frac{362}{88156}}}}$$,其漸近分數為:$$\frac{3}{1}$$,$$\frac{22}{7}$$,$$\frac{333}{106}$$,$$\frac{355}{113}$$,$$\frac{86598}{27565}$$…

$$(3)~~~$$模仿上述 $$(2)$$,$$3.1415927$$ 之漸近分數如下:$$\frac{3}{1}$$,$$\frac{22}{7}$$,$$\frac{333}{105}$$,$$\frac{355}{113}$$,$$\frac{126003}{40108}$$…

因此,祖沖之「從中挑選 $$\frac{22}{7}$$ 為『約率』,$$\frac{355}{113}$$ 為『宻率』,是十分自然的。」為了強化此一推測的合理性,史家特別指出中國古代曆家常用它以推求各種天體會合周期。譬如劉歆制定《三統曆》時,就利用了此一方法。

其實,第五世紀的印度數學家與天文學家阿耶波多,也利用了漸近分數來解二元一次方程 (其中 $$a,b,c$$ 都是整數)的整數解。不管當時中印數學有沒有交流,連分數展開與漸近分數的概念,似乎是第五世紀數學家都已經掌握到的重要數學方法。

附帶一提,我們今天都運用「歐拉法」來解這種不定方程,但是,此一方法實質上卻是漸近分數的概念,至於如何將一個實數展開成為(或表徵為)連分數,則本質是一種輾轉相除法。最後這個方法,在《九章算術》乃至更早的《筭數書》(公元前186年)都已現身,可見古代中國人提出「漸近分數法」的歷史條件,到了漢代之後應該已經成熟了。

由於祖沖之的《綴術》到了宋代已經失傳,所以,他如何求得「祖率」,才會成為數學史上的千古懸案。本書在唐初曾由李淳風等註釋、輯入所謂的《算經十書》,作為國子監太學明算科(類似現代的國立大學數學系)的教科書,其他九部有《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張丘建算經》、《五曹算經》、《五經算術》、《夏侯陽算經》與《緝古算經》。現傳的《算經十書》,則是宋代刊刻時,以《數術記遺》補上前九部而成。至於失傳的原因之一,據說是內容過於艱深所致,它在明算科中必須修習的時間最多 ─ 高達四年,讓很多師生望而卻步。

儘管如此,我們從《九章算術》劉徽注以及《隋書‧律曆志》的文本,應該足以「重建」祖沖之推求圓周率的過程,尤其是針對他如何找到「祖率」。這些「理性重建」(rational reconstruction)的工作,當然可以幫助「現在的」我們閱讀祖沖之!問題是:我們的最佳切入點是什麼?

一般來說,傑出人物的傳記如果故事說得動人,對於讀者應該具有人格的薰陶作用,尤其是如果涉及傳主的科學知識活動如何受到「不當」的壓制,則更有科學普及所標榜的「啟蒙」(enlightenment)價值。這是敘事的部份,任何一種科學家傳記書寫都不會錯過。

然而,以祖沖之為例,他與權臣戴法興有關「大明曆」的科學爭議,恐怕仍有待新的史學觀點與研究,才能完全釐清。平心而論,對於祖沖之自己來說,「大明曆」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圓周率的推求。這是因為前者絕對是國家大事,至於算學研究呢,請不要忘記(南齊)顏之推的見證,他在《顏氏家訓》中告誡顏家子孫:「算術亦是六藝要事,自古儒士論天道、定律曆者皆學通之。然可以兼明,不可以專業。」

不過,這個社會文化脈絡,倒是反過來更「證成」(justify) 了祖沖之算學研究的難能可貴。儘管「祖率」可能並不是祖沖之一生中最想珍視的成就,但是,他畢竟因而在數學史上不朽!所以,如果我們希望通過歷史的書寫與閱讀,向祖沖之這位大師「學習」,那麼,他如何推求「祖率」的過程,絕對是最值得還原的題材之一。這也是數學家傳記書寫不可缺少的「認知」面向。只要對這一點無暇顧及,那麼,所謂的「祖沖之傳」與其他一般歷史人物的傳記就很難區隔,連帶地,也就難以呈現相關的數學知識活動之趣味與特色了。

是的!我們非常希望下次再讀到「祖沖之」時,可以發現書寫者在適當的「脈絡」中討論「祖率」的認知意義,而不只是以「消費文化符碼」的方式,「徒然地」說它準確到小數點後第六位:$$3.1415926$$ 等等、等等 ……。

參考文獻:

  1. 洪萬生 (1982).〈重視證明的時代:魏晉南北朝的科技〉,收入洪萬生主編,《格物與成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105-163。
  2. 洪萬生 (2006).〈三國 裡袖乾坤〉,收入洪萬生,《此零非比0》(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頁75-85。
  3. 紀志剛 (2000).《南北朝隋唐數學》,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4. 嚴敦傑 (2000).《祖沖之科學著作校釋》,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