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蚊子的世界

Print Friendly

一個沒有蚊子的世界
知識通訊評論第94期
 

蚊子每年造成極大數量的人類感染與死亡帶來龐大醫療負擔因此有些研究者主張滅絕蚊子但是蚊子在生態中自有其角色消滅蚊子不但不易會帶來何種影響也引起不同看法

墨菲(Jittawadee Murphy)每天早上都會打開馬里蘭州華特瑞德陸軍研究所裡一間悶熱又上鎖的門,裡頭有大批帶有瘧疾的蚊子,她給數以百萬隻孑孓提供一餐魚飼料,也讓母蚊叮咬已失去意識的鼠類腹部,每個月需要二十四隻老鼠。墨菲研究蚊子已長達二十年,希望能限制蚊子散播寄生菌的速度,甚至更希望蚊子從世界上徹底消失。

許多人都和她有同感,每年會有兩億四千七百萬人感染瘧疾,造成近百萬人喪命,蚊子傳染包括黃熱病、登革熱、日本腦災、裂谷熱、屈公熱、西尼羅病毒等病症,每天都造成龐大醫療及財務負擔。蚊子目前數量之多,足以讓阿拉斯加馴鹿窒息身亡,如今又進入季節性高峰期,在北半球幾乎隨處可見。

蚊子和地球共存億萬年之久

如果世上沒有蚊子會如何?任何人會感到遺憾嗎?科學家試圖回答這個問題,研究蚊子生物學與生態學之後,得到某些令人意外的答案。

全球已知共有三千五百種蚊子,其中只有數百種會叮咬人類,牠們遍及世界各大洲、各種棲息地,也是許多生態系裡的重要成員。墨菲表示,蚊子在地球己生存逾一億年,與許多物種一同演進,消滅蚊子會讓掠食者失去獵物、讓植物失去傳粉昆蟲。沒有蚊子的世界也不只是種想像,目前各國已投入各種方式,希望讓世界擺脫最有害、病菌最多的幾種蚊子。

科學家明白,就算沒了蚊子,也會有其他物種取而代之,生態將會運作如常,甚至會更好。伊利諾州立大學昆蟲生態學家胡利安諾(Steven Juliano)表示,蚊子是主要病媒,消滅蚊子除了牠帶來的損害,看不出有什麼壞處;巴西聖卡塔莉娜聯邦大學醫學昆蟲學家馬康德絲(Carlos Brisola Marcondes)認為,世界若無蚊子會更為安全,擺脫瘧蚊也將成為人類重大進展。

北極害蟲 

消滅蚊子可能對北極凍原的生態影響最大,多種蚊子都源自於此,昆蟲在此產卵後,隔年雪融才會孵化,之後僅需三四週即可長為成蟲,從加拿大北部到俄羅斯,每年都有段時間的蚊子數量特別多,甚至幾乎蔽日,美國農業部醫學與都會昆蟲學計畫主任史帝曼(Daniel Strickman)表示,「這種情況極為罕見,世界其他地區不會出現如此大量的生物」。

若蚊子消失會造成什麼影響,至今尚無定論,北卡蘿萊納環境暨自然資源部昆蟲學家哈里森(Bruce Harrison)估計,若無蚊子為食,在凍原築巢的候鳥數量將減半。其他研究者並不同意,美國阿拉斯加的野生動物學家寇比(Cathy Curby)表示,鳥類胃部採樣裡,並未見到大批極圈蚊子,反而較常吃下小蟲,「因為人類很容易注意到蚊子,讓我們可能高估北極地區蚊子數量」。

蚊子每天在馴鹿群裡,每天最高會從每隻馴鹿吸走三百毫升的血,據信馴鹿選擇面風路徑,也是為了避蚊,馴鹿遷徙方向稍有變化,就會對極區造成龐大影響,無數馴鹿踐踏、食地衣、運送養分、成為狼群獵物,也改變生態。這樣看來,若沒有蚊子,確實會影響北極地區,但地球其他區域呢?

風中之餐

密西根州立大學水中昆蟲學家梅利特(Richard Merritt)表示,蚊子易於發現、易於捕捉,若無孑孓,數百種魚類將得改變飲食習慣才能求生,聽起來簡單,但魚類捕食習慣通常已相當固定,例如大肚魚擅於吃掉躲藏於稻田及泳池裡的蚊子,可能隨蚊子消失而滅絕,連帶衝擊整個食物鏈。

許多昆蟲、蜘蛛、蠑螈、壁虎、青蛙也會失去重要食物來源,今年發表的論文中,研究員在噴灑微生物除蚊噴霧後,追蹤法國一座公園裡的毛腳燕,發現相較於控制組裡,每一窩毛腳燕平均生三隻雛燕,當地每窩平均只有兩隻雛燕。

多數食蚊鳥類在蚊子消失,可能會轉以取代蚊子的其他昆蟲為食,其他食蟲動物可能更不受影響,例如蝙蝠多數食蛾,胃囊裡蚊子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二,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昆蟲學家麥艾利斯特(Janet McAllister)表示,「若得耗費體力捕食,你會吃二十二盎司如腓力牛排的蛾,還是六盎司如漢堡的蚊?」

若食物來源眾多,多數以昆蟲為食的動物不會因蚊子消失而捱餓,證據至此,都還不足以阻止人類撲殺蚊子。

替你服務

孑孓在全球水中生態系數量龐大,無論在池塘、樹洞、舊輪胎裡,都能見到牠們的身影,有時數量之多,扭動時還會在水面產生大量氣泡,牠們以腐葉、有機碎石及微生物為食,問題在於若無蚊子,其他生物是否能取而代之。胡利安諾指出,許多生物都能處理岩屑,蚊子既非唯一、亦非最重要者,就像把機翼上一根鉚釘拔掉,飛機也不會因此停止飛行。

蚊子的影響力高低,取決定水域規模大小,在北美東岸的豬籠草內部,孑孓是極為重要的一員,通常其中只有蚊、蠓、輪蟲、細菌及單細胞動物存活於此,其他昆蟲於水中淹死後,蛾會吃掉屍體,孑孓以剩餘廢物維生,為豬籠草製造所需的氮等養分,在這種情況下,消滅蚊子將影響植物生長。

加拿大卡格里大學生態學家艾迪寇特(John Addicott)於一九七四年發表論文,分析豬籠草內的捕食結構,認為若有孑孓,單細胞動物多樣性會增加,他認為孑孓能維持各種單細胞動物數量平衡,但對豬籠草的影響則不清楚。

有些人或許主張,蚊子能提供「生態系服務」,讓人類從大自然中獲益,美國羅格斯大學演化生態學家馮瑟卡(Dina Fonseca)指出,人類若受蚊蠓叮咬或感染,當然會希望除之而後快,但因為蚊蠓是可可等熱帶作物的傳粉昆蟲,消滅牠們將導致世界沒有巧克力可吃。

多數蚊子成蟲以花蜜為食

若失去蚊子,數千種植物也將失去傳粉昆蟲,蚊子成蟲以花蜜為食(僅某些種類的雌蚊得吸血,才能取得產卵所需的蛋白質),不過麥艾利斯特表示,對人類倚賴的作物而言,蚊子的傳粉功能沒那麼重要,「若蚊子存在具有益處,人類早已發現善用之道,但我們只希望蚊子離得愈遠愈好」。

如此看來,蚊子大抵只有一種功能超越其他生物,亦即從某人身上吸血後,再注入另一人身上,形成微生物病菌傳染最佳途徑。

史帝曼指出,消滅有害蚊子後的生態後果即為人口增加,許多生命因此獲救,更多人不會受疾病所苦,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若擺脫瘧疾負擔,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國內生產總值能成長百分之一點三,加速社會發展,世衛瘧疾專家表示,醫療體系及院所壓力將減輕,能將公共衛生經費挪至其他用途,學生缺課情形也會改善。

佛羅里達醫學昆蟲學家羅尼波(Phil Lounibos)表示,消滅蚊子將暫時讓人類減輕痛苦,不過他的研究顯示,消滅一種病媒後,另一種很快就會替補,研究團隊於當地捕捉帶有黃熱病的雌蚊後,發現病媒變成帶有多種疾病的白線斑蚊,證明昆蟲會相互取代。

由於蚊子傳染的疾病造成龐大人道及經濟後果,多數科學家都支持即使人口會增加,也要改善民眾健康,縱然撲滅蚊子可能造成連帶影響,或是強調每種生物在自然界都有其必要角色,也很難說服社會大眾,而且滅蚊之所以困難,並不是因為人類不想滅蚊,而是滅蚊方式受限。

人類今日不斷讓鮪魚、珊瑚等有益物種瀕臨滅絕,卻無法威脅無甚益處蚊子的存亡,美國蚊害控管協會的昆蟲學家柯隆(Joe Conlon)表示,蚊子並未在環境扮演任何至關重要的角色,若蚊子明天滅亡,生態環境也會繼續演進,其他生物也會取代蚊子,當然好壞難料。

 

抗蚊之戰

DDT有效卻也產生許多後果

人類企圖用各種方式滅蚊,二十世紀初撲滅埃及斑蚊經驗相當成功,讓民眾足以擺脫黃熱病,才讓巴拿馬運河完工,巴西也在一九四○年成功消滅甘比亞瘧蚊,美國亦於一九四九年使用DDT,讓國內遠離瘧疾威脅。但DDT今日已經在許多國家遭禁止,美國疾病管理暨預防中心昆蟲學家納西(Roger Nasci)表示,「各國今日無法再使用這種軍事化手段,也已不能使用DDT,這種化學劑雖然有效滅蚊,但也造成許多後果」。無論在佛羅里達、東南亞或拉丁美洲,都希望尋找毒性較弱的化學物質抑制病媒蚊,全球在二○一○年需約十八點八億美元用於室內藥劑噴灑,及二十點九億美元購買蚊帳。納西指出,「這是個很複雜的產業,所以蚊子依然存在,情況也沒有改善」。

研究人員在研發其他管控病媒蚊的方式,部分羅列如下。

  • 核醣核酸控制

藉由細胞自殺消滅雌蚊,美國軍方害蟲管理單位主任柯普(Stanton Cope)表示,「等於是指使蚊子去自殺」。
大量噴灑配方尚未研發完成

  • 雄蚊不孕

若是數量夠多,不孕雄蚊能減緩繁殖速度,美國以此方式在一九八○年代初期讓螺絲蟲消失,經光線照過的蛹成長為不孕雄蟲,野放後逐漸讓這種動物絕跡。
尚未針對蚊子進行大規模田野測試。

  • 改善化學藥劑

蚊子對針對神經系統的藥劑抗藥性日增,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新配方,包括雪松油等天然產品。
需要基礎研究找到適用配方及方式。

  • 捕蚊器

二○○三年,美國農業部使用捕蚊器,釋放二氧化碳吸引蚊子,幾乎完全撲滅佛羅里達州一座島嶼上的蚊子。
適用於花園或小島,但可能無法大規模應用。

There is 1 comment for this article
  1. 拔辣 at 23:09:22

    我之前就有在想這個問題欸XD
    突然想到FB有張圖說”如果蚊子吸的是脂肪就好了”
    總覺得有可行性

    也可以像忍者哈特利裡面有一個蚊子控制術來訓練蚊子
    拿來醫療之類的?
    在它注入先消毒一下

    或者說可以把他們送上火星?
    看他們能不能活
    搞不好他們是外星人也說不定

    這文章超好玩的
    下次來做做蟑螂篇如何?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