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傳記: 19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凡特荷夫(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

Print Friendly

19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凡特荷夫(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四年級陳珮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凡特荷夫是荷蘭的物理化學家,他在化學動力學、化學平衡、滲透壓(Osmotic pressure)以及立體化學方面都有傑出的研究表現。他與阿瑞尼士(Svante August Arrhenius)、奧士華(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同為新興「物理化學」(Physical chemistry)領域的開拓成員。而他是在西元1852年八月三十日出生於荷蘭的鹿特丹,家中共有七個小孩,他排行第三。父親是鹿特丹著名的醫師,但凡特荷夫只熱衷於化學,並不打算接手父業。

凡特荷夫自小即聰明過人,中學時期,對化學實驗懷有濃厚興趣。經常在放學後溜進學校實驗室,做化學實驗。1869年到德爾夫特高等工藝學校(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學習工業技術,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他也曾待過德國波昂大學(University of Bonn),雖沒有得到凱庫勒(Friedrich Kekulé)的直接教誨,但卻對他有很大的影響力。1872年,凡特荷夫從萊頓大學(University of Leiden)畢業,並前往巴黎醫學院的沃爾茲(A. Wurtz)實驗室研究。在那裡結識了同樣對光學活性有很大興趣的年輕法國化學家路‧貝爾(J. A. Le Bel)。日後開始發展立體化學的構想,1874年九月,凡特荷夫以荷蘭文寫了十一頁的《現今採用之化學式的空間推展建議及旋光與有機化合物組成關係的評論》一文。數月後,他把文章翻譯成法文,簡化了標題為《關於空間結構式》。首創「不對稱碳原子」概念,以及碳的正四面體構型假說,即一個碳原子連接四個不同的原子或基團,初步解決了物質的旋光性與結構的關係,這項研究結果立刻在化學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但在當時卻是毀譽參半。同年十二月,他通過了烏特列克大學博士論文口試,但求職不甚順利,僅能到獸醫學校任物理助理教員。不久,德國沃茲堡大學教授威斯立森努斯(J. Wislicenus)命助理把凡特荷夫的論文譯成德文,又特別作序推薦,才聲名大振。1877年,凡特荷夫開始研究化學動力學中與親和力相關的問題,並在1884年出版《化學動力學研究》一書。

1887年,發表「稀薄溶液的理論」,說明稀薄溶液與溶劑、溶質的關係和性質。特別著名的是以「滲透壓」(Osmotic pressure)一詞,表示通過半透膜溶劑滲透到溶液一側的性質;並提出「滲透壓與溶液莫耳濃度及溫度成正比」的凡荷夫方程式(van’t Hoff’s law),它的比例常數就是氣體方程式中的常數R,同年八月,與德國科學家奧士華共同創辦《物理化學雜誌》。

1901年由於「發現了溶液中的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以及對立體化學和化學平衡理論作出的貢獻」,成為第一位諾貝爾化學獎的獲獎者,後應邀訪問美國、德國。晚年感染肺結核,身體消瘦,仍孜孜不倦於研究,1911年3月1日病逝於柏林。

 

參考資料: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cobus_van%27t_Hoff
2.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 … /1901/hoff-bio.html
3.    圖片來源: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1901/hoff-bio.html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