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人工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Print Friendly

體外人工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臺北市私立文德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鄭雅文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助理教授責任編輯

體外人工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俗稱試管嬰兒。對於不孕症的治療,這是一項有效的醫療技術,其安全性大致上為醫學界和大多數的不孕症病患所接受,適用對象為無法自然懷孕的夫妻,包括:(一)女方經檢查證實兩側輸卵管都阻塞或切斷,以及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而導致不孕者。(二)男方每毫升精液之精子數約一千萬隻,活動力在20-40%的不孕症患者。(三) 夫妻雙方的生殖系統及功能,經醫學檢查後未發現明顯異常的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四)經連續進行多次人工授精仍告失敗者。試管嬰兒目前已經成為一種常規的醫療技術。

1978年,全世界第一位試管嬰兒路易士布朗在英國誕生,醫生的名字為史戴普脫(Patrick Steptoe)及愛德華斯(Robert Edwards),愛德華斯也因此得到2010諾貝爾醫學獎。兩人於1980年在劍橋創立第一間治療不孕症的診所。史戴普脫於1988年去世,他若在世,將共同獲獎。至今已有上百萬名嬰兒經由這個技術誕生。臺灣則在1985年於台北石牌榮總誕生出本土第一位試管嬰兒。

一般而言,試管嬰兒的流程可以歸納出以下的步驟:(一)卵子培養;(二)取卵;(三)受精;(四)胚胎移植;(五)黃體期;(六)受孕。母體經過排卵針的刺激後,在超音波監視下用長針吸出卵巢內成熟的卵子,接著將卵子和精子置於培養箱中的培養皿內3~5天,等待卵子受精並發育成早期胚胎,再將胚胎植入母體子宮內,若胚胎2~3天內在子宮內著床,就算試管嬰兒初步成功。由於早期的研究中,這些步驟都是在體外的試管內完成,所以俗稱試管嬰兒。

目前試管嬰兒的懷孕率大約為30~40%,而懷孕後的流產率為20%。影響成功率的因素包括:(一)排卵誘導藥物與所誘導出之濾泡數。(二)所取得的成熟卵子數。(三)精蟲的數量與活動力(包括總活動力與高活動力者)。(四)受精後良好胚胎數目與著床良好胚胎數。(五)輸卵管通暢度與沾粘程度。(六)骨盆腔環境。(七)子宮腫瘤影響子宮內膜的程度。(八)子宮內膜對胚胎的接受度。經由試管嬰兒技術而懷孕者,死產的發生率和自然懷孕者大致相當;新生兒的死亡率雖然有明顯的增加,但這是由於多胞胎導致的早產所造成,這一部份醫學界正努力尋求改善之道。

由於生殖科技的日新月異,如新式排卵針的誕生,超級排卵方式的改良,經陰道超音波取卵的使用,體外受精技術的重大突破,體外培養技術的改進,以及胚胎植入方式的改變等等,各項技術已日趨成熟。但也引起道德、倫理和宗教方面的爭論,倫理爭議部分則和人工受精有異常高機率的多胞胎生產有關。這個問題現在正慢慢解決,透過較好的技術精準使用較少的受精胚胎來達成受孕;道德的問題,例如將卵巢、卵、精子或胚胎冷凍(超低溫冷凍保存)以備將來受孕之需,這些爭議至今尚未解決。

參考資料:
1. 李國光(2003),華人觀點:挑戰生殖倫理的新科技,科學人雜誌,第17期
2. 試管嬰兒資訊網 (http://www.ivfresource.com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