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外傳:大衛老師的絛蟲傳奇(中)

Print Friendly

高瞻外傳:大衛老師的絛蟲傳奇(中)
國立嘉義高級中學生物科翁惠珍老師/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趙大衛教授責任編輯

請按此連結,參閱「高瞻外傳:大衛老師的絛蟲傳奇 (上)」

————————————–正文開始————————————-

二、絛蟲傳奇

時間回到1985年……

研究寄生蟲的大衛老師聽說有種絛蟲與原住民的健康密切相關,因為從研究團隊的鄉野訪談中知道原住民在感染寄生蟲之後,會沒來由的腹痛,也幾乎每天都會排出一些節片,甚至還會蠕動。鄉民們用遺憾的語氣描述自己罹病之後,從豐年祭祭典上的英雄角色逐漸退化衰老的歷程,他們比對了老師給的節片標本與自己罹病後排出的節片,讓研究團隊更加確定手邊收集到的絛蟲應該就是原住民眼中健康的殺手。由原住民身上驅出的絛蟲成蟲像極了牛肉的無鉤絛蟲,只是原住民常以飛鼠、山羌等野味糊口,應該不常吃牛肉、豬肉,只偶而有山豬肉打打牙祭,看來,應該不會是常見的牛肉絛蟲或豬肉絛蟲了,因此這新種絛蟲是如何感染原住民的呢?這條感染途徑若串不起來,就遑論治療了。

在臺灣當初分子生物學技術還未普遍的年代,無法做絛蟲的基因比對,於是老師想從統計學下手,帶著陽明大學的醫療服務隊從原住民糞便中採樣,找到絛蟲節片取得了蟲卵,稀釋後加入小牛喝的奶水中餵食小牛。三個月後犧牲了這頭小牛,取出小牛的每一塊肌肉、每一個內臟,逐一切片檢查,希望找到絛蟲幼蟲的蹤影,動用許多人力從早忙到晚,花了一星期才檢查完一頭小牛,但是所有肌肉切片檢查竟然都是陰性結果,難道這個方法行不通?眼看著失望逐漸累積,信心指數一再下滑,幸好,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傳來了好消息,團隊成員在小牛肝臟切片中找到了發育成囊狀幼蟲的囊孢(cyst),可惜的是囊孢有些鈣化,狀態有點老!但至少確定,囊孢只在肝臟中出現,時至今日,也尚未在任何動物的肌肉組織中找到這種絛蟲的囊孢!

於是老師修正實驗程序,先是請宜蘭南澳國中留校住宿的學生在當地幫忙飼養小牛,於餵食並感染約兩個月之後犧牲小牛,在小牛肝臟切片中找到兩個囊狀幼蟲的囊孢。接下來呢?這幼蟲要在人體小腸內定居才會有機會發育為成蟲啊!細節不清楚,過程沒資料,實驗不就是為了找出答案來嗎,於是為了成全這蟲子的一生,也讓犧牲的小牛得以瞑目,老師就把這兩個新鮮的小囊孢吞下肚。過了幾個月,吃下肚的囊孢都沒長出蟲體來,弄對了號碼卻沒中獎,對一般人而言算是幸運,對老師而言叫做失望。

接著有位黃明明教授由美國加州大學來臺客座,於是在陽明大學第三次再養小牛,餵食感染約一個半月就提早犧牲小牛,在小牛肝臟切片中找到一個新鮮未鈣化的囊孢。老師第三次生吃囊孢,吞下囊孢的時間是當日晚間七點十五分!

這麼驚悚的畫面不是第一次,前兩次的囊孢吃下肚都沒長出蟲體來,但這次更加謹慎的先在解剖顯微鏡下確認過囊孢的健康狀態,應該很有希望,而且有來自美國的獸醫系黃明明一起搭檔,在三個月的合作期間內已經證實手邊的人類絛蟲有別於以往醫學教科書上的無鉤牛肉絛蟲或有鉤的豬肉絛蟲,這可能是尚未被發表的新種,可由幼蟲的有鉤狀態,轉變成成蟲的無鉤狀態,值得深入研究。

接下來不是坐立難安可以形容的了,當寄生蟲在體內定居成長,伴隨而來的人體生理變化應該能間接反應蟲體的資訊,因此,所有血液檢查的資料都變得格外有意義,每天的排便、每月的抽血也都變得很有學術價值。這一回不再是訪談,不再是資料搜尋,而是真真切切與蟲體共存的臨場感。常見的便秘、偶爾的嘔吐、不定時的腹絞痛都要忍耐,且當夠大的蟲體在小腸內蠕動時腹絞痛會隨處轉移,於是老師的肚皮上註記了一些腹絞痛區出現的日期與時刻,眼看著小生命在體內孕育,老師必須忍受著諸多的不適,繼續上課、做研究。

 

 

究竟大衛老師是否能戰勝痛苦為學術界帶來新的發現 ?

下一集高瞻外傳:大衛老師的絛蟲傳奇(下)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