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治療的漫漫長路 (1)

Print Friendly

思覺失調症治療的漫漫長路 (1)
知識通訊評論第98期

精神病患因何致病,過去曾有青少年期神經發展缺陷的理論,不過這個理論近年受到挑戰,也引發出新的視野,顯現出精神病成因與治療的困難挑戰。

青少年期的影響

瑞秋剛生完第三胎,但是被婦科病房裡的噪音吵得受不了,對姐姐愈來愈偏執,很快便進入思覺失調症第一階段。當時她年僅二十八歲,雖然到那個時候,她才開始聽見各種聲音,例如家人的聲音、遠方的尖叫聲、太空船的訊息等,但她和精神科醫師後來發現,她耳邊早就出現各種低語的聲響。

從小瑞秋就很聰慧,但在人際交往上卻很古怪,不太願意與人接觸,圖畫裡充滿不規則的細節,這只在精神病藝術家作品中才常見到;青少女時期,她的某些狀況更加嚴重,對噪音非常敏感,會注意到冰箱馬達開關的聲音、隔壁公寓的腳步聲、窗外的車流等,事後回想起來,這些現象已是徵兆。

瑞秋的精神科醫師佛里曼(Robert Freedman)是科羅拉多大學精神病學系主任,也是《美國精神病學期刊》主編,他在著作《我們內在的瘋狂》裡以瑞秋為案例,分析思覺失調病患早期的偏執、困惑、極端敏感、幻覺現象,這些症狀通常於青少年時期浮現,多年後才會真正發病。他指出,「這些早期症狀問題在於並不明確,在思維、情緒與行為大幅變化的時期,這些早期指標很難以辨別」。

儘管如此,思覺失調症初期跡象會在青少年時期發生,令許多研究人員頗感興趣。過去二十年,研究顯示青少年腦部會經歷重大發展變異,例如解剖及造影研究指出,在童年與青少年時期,腦部會大量減少傳遞神經元訊號的突觸,而在思覺失調病患身上,這項情形似乎發展得更久更深。

其他研究發現,神經網絡在青少年期也會大幅發展,提升判斷、認知及行為掌控能力,建立新迴路、重新調整舊迴路,甚至完全捨棄部分迴路。各種研究都在分析思覺失調症,基礎神經科學家試圖瞭解,在基因、細胞、迴路及系統上,究竟出現哪些問題;而在診療方面,部分研究人員認為,發掘青少年期的細微症狀後,還能為未來疾病提供可靠指標。

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解開這項複雜疾病之謎,匹茲堡大學教授也是賓州的執業醫生路易斯(David Lewis)花費了二十年,嘗試找出思覺失調症的根源,但他仍強調,縱然思覺失調症確有根源,此刻各項研究都尚未觸及核心地帶。

他認為,一切仍像瞎子摸象,每個人對思覺失調症的瞭解與詮釋各異,不過他與其他研究者討論時,至少可知此事很重要,且大家似乎都在摸同一隻大象。

就許多方面而言,路易斯為瞭解思覺失調症,針對青少年腦部進行最全面性的研究,艾默瑞大學醫學院神經學家兼憂鬱症專家梅柏格(Helen Mayberg)指稱,「這項研究的角度是最聰明、最有創意,也最具前景」。

路易斯特別鎖定背側最前葉皮質的神經迴路,那是串連體驗、記憶、思維及情緒,形成完整一致性世界觀的腦區。

哪裡及何處出了問題?

背側最前葉皮質牽涉到基因及經驗,其複雜迴路大部分是在童年期及青少年期發展,路易斯研究在這段時間內,錐狀神經細胞與枝狀神經細胞的關係,這項研究過去似乎成果不多,但突然之間便成效卓著。

錐狀細胞會產生許多複雜的訊號,效果高低則取決於長條狀如樹枝般的分岔多寡,研究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成人體內,錐狀細胞的細胞體較小,較不易接受來自突觸的信號,在背側最前葉皮質第三層的錐狀細胞內,路易斯發現病患的樹狀神經較常人少了四分之一。

多數發展神經科學家懷疑,樹狀神經較少,是因為青少年期突觸發展異常,原本在青少年期,突觸會自動去蕪存菁,但專家揣測,神經分裂症患者在這段過程中,突觸不分強弱都遭到刪減。
二○○八年,路易斯的研究團隊從正常猴子身上,找到上述論點的反證,發現第三層錐狀神經細胞早在青少年期之前便已成熟,故很少會有不成熟或較虛弱的突觸存在。路易斯認為,若人體情況相同,思覺失調症便非由此而起,故他假設思覺失調症患者原本的突觸便較虛弱。

路易斯揣測,若可能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民眾初期擁有較多突觸,突觸體質強弱便不那麼重要,但進入青少年期,問題逐漸開始浮現,因為突觸數量便開始不足。

但路易斯還想進一步追本溯源,什麼因素影響錐狀細胞發展?他懷疑是枝狀細胞,例如解剖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突觸內,部分蛋白質減少四成,讓傳遞功能無法正常運作。
多年以來,每個人都認定枝狀細胞只有阻斷功能,控制椎狀細胞活動,但五年前匈牙利塔馬斯(Gábor Tamás)的研究團隊發現,枝狀細胞同時具有刺激功能,各項研究陸續指出,枝狀細胞似乎對椎狀細胞的複雜活動具有重要貢獻,例如去年加州史丹佛大學戴舍羅思斯(Karl Deisseroth)一項研究,將精密基因技術運用在老鼠身上,操縱枝狀細胞等多項神經元開關,發現前葉皮質活動也會一併受影響。

路易斯認為,在思覺失調症患者體內,枝狀細胞可能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未發揮應有功能,從而影響前葉皮質無法建立正常連結,故損及記憶力,結果腦部便無法一貫地管理思維及想法,造就思覺失調症。

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院長英瑟爾(Tom Insel)指出,路易斯的模型「提供研究領域所需架構,以觀察分子、細胞和系統各個層次的變化,我們尚未找到能跨越不同層次的論點,而他的研究便具有這項價值」。

雖然具有宏觀視野,路易斯也不忘細節,例如枝狀細胞會利用抑制神經傳導元GABA來發送訊號,路易斯試圖瞭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GABA訊號紊亂,對枝狀細胞有何優劣影響,他發現以實驗性藥物針對GABA訊號治療後,確實有提升患者記憶力的跡象,之後他希望能進一步分析,以釐清GABA訊號、枝狀細胞及思覺失調症之間的關係,還得同時兼顧問題全貌。

為了兼顧,路易斯必須追蹤與回應其他研究方向,例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臨床精神科醫師阿比達罕(Anissa Abi-Dargham)的研究,他運用腦部造影技術探究是否有演化缺陷,讓多巴胺造成前葉皮質問題,抑或是前葉皮質改變多巴胺功能。路易斯認為,各項研究計畫之間產生關聯,顯示思覺失調症研究過去十年已有長足進展,他表示,「過去我們對一項假說厭倦,或是進入死胡同後,便會立刻轉向,如今我們能整合各種假說,或是彼此相互測試」。

他也笑稱,「或許研究發現終於開始有些同步跡象,盲人之間的溝通正在改善,大象的樣貌也逐漸成形」。
不過對於研究焦點著重於青少年腦部發展,有些臨床醫師並不認同,尤其是將青少年時間的發展跡象歸納為思覺失調症的前兆,特別引起爭議,因為這種病症通常是在成年後,才會診斷出來。

二○○三年八個中心組成「北美前兆縱深研究」,希望找到可靠方式,能及早診斷出潛在病患的前兆,再提供精神療法、認知訓練、家庭療法或藥物,期望能阻止病情惡化,這項研究設計出一份問卷,計算各種症狀的分數,如異常想法、家族精神病史、社會或校園問題、偏執及其他異常情緒、行為或念頭。

這項研究於二○○八年列出二百九十一個成人名單,認為罹患思覺失調或其他精神失調風險極高,後續兩年半追蹤之中,百分三十五出現精神病跡象,研究人員從中計算出預測公式,再重新檢視相同資料,便可將預測準確度提升至八成,風險預測能力與心臟病相當。研究團隊指出,「這些前兆風險症候群的明顯證據為現有診斷方式提出質疑,未來可能擴大檢測途徑與治療途徑」。

但有些臨床醫師相當擔心,認為必然會出現假性症狀,英國國王學院臨床精神科學家維克(Til Wykes)指出,有些人肯定會遭到誤診,誤以為自己有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高風險,不只會造成藥物誤用,也會影響親友、社區及自我觀感,他表示,「這種患病焦慮可能造成反效果,且這些潛在病患可能只有十五、六歲,對於未必會罹患思覺失調症的人而言,這是很嚴重的判斷」。

其他人則認為改善療法之利比診斷過度之弊更重要,精神病學家麥克法蘭(William McFarlane)指出,「老實說,我不明白他人對診斷前兆的顧慮,也覺得擔心診斷過度完全誤解問題」,他認為,唯有如此,才能讓更多人獲得一致性的診斷及治療。

佛里曼

許多研究思覺失調症的科學家都認為,自己還沒有方式能有效發掘疾病前兆,更遑論是治療,路易斯表示,「我們如今比過去更加認識思覺失調症,但還沒有目標,還無法治療,還沒有足夠的成功機率」。

佛里曼認為,對知識需要保持謹慎與謙卑,「思覺失調症研究領域中,滿是自信知道自己研究為何的人,但之後才明白整個方向有誤,才會發現過去錯誤多麼嚴重,這一代人們應該都充滿瞭解這種經歷,而不要妄下斷語」。

 

 

思覺失調症治療的漫漫長路 (2)

 

註:Schizophrenia,原 精神分裂症,2014年5月正名為思覺失調症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