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立根 Robert Andrews Millikan

Print Friendly

密立根 Robert Andrews Millikan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研究所許嘉榕研究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密立根為美國物理學家,他在 1910-1917 年,曾以油滴實驗精確地測得出基本電荷的電荷量 $$e$$ 的值,從而確定了電荷的不連續性,並於 1923 年榮獲諾貝爾物理獎。1916 年曾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公式是正確的,並測定了普朗克常數;另外他在宇宙射線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密立根(1868–1953)於 1868 年三月 22 號出生於美國的馬里遜,1886 年進入俄亥俄州的奧柏林學院,1893 年他才發覺物理是他的興趣。同年,他被任命為哥倫比亞大學的物理研究員。密立根在 1895 年獲得了博士學位,是有關於發射光的偏振藉由白熾燈表面使用的研究,其目的在於在美國造幣廠融化黃金和白銀。密立根是位傑出的老師,1910~1912 年他成為大學內的教授。

作為一個科學家,密立根主要在電力、光學、和分子物理學領域作出了許多重大的發現。他最早的主要成就是準確測定電子的荷質比。密立根最著名的實驗成就是精確地測定在電場和重力場中運動的基本電荷的電量,直到 1913 年他終於得到電子電荷的數值,為近代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方法是他讓油滴在電場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上上下下地運動,從顯微鏡中觀察到油滴運動速度突然發生了改變,從速度改變的差值就可算出荷質比。

接下來,密立根實驗驗證愛因斯坦的所有重要的光電方程,接著由實驗中的曲線斜率推算出普朗克常數 $$h$$(1912 至 1915 年)。還有一個很有價值的貢獻,這就是他把光譜測量向遠紫外線擴大到X射線區域附近,從而發現了“裸原子”(即高度電離的原子)和“自旋電子”的重要光譜。

後來密立根還從事宇宙射線的廣泛研究,並取得一定成果。在光譜學上他以電子在強電場作用下溢出金屬表面的實驗研究,發現了近 $$1000$$ 條的譜線,有助於將X射線光譜和光學光譜連接起來。

密立根教授從事教學科研的一生中,寫過許多科學論著。主要著作有:1902 年發表的《力學、分子物理學與熱學》、1917 年發表的《電子》、1935 年發表的《電子(十、一)、質子、光子、中子與宇宙射線》,1939 年發表的《關於宇宙射線的三篇報告》等。此外,他還與別人合著各種科學的教科書和有關哲學方面的著作。他於 1953 年逝世於加州的聖馬利諾。

參考資料:

1.http://zh.wikipedia.org/wiki/%E7 … 6%E7%AB%8B%E6%A0%B9
2.http://www.tyut.edu.cn/kecheng/wuli/jxzy/jz/kxj/26.htm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