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形作用

Print Friendly

轉形作用(Transforma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林如愔

轉形作用(也稱轉化作用)是從細胞膜直接將異源DNA分子納入細胞內,使受體細胞獲得新的遺傳性狀的方法之一,以細菌而言,另外兩個常見的方法分別是接合作用(conjugation)與轉導作用(transduction),為微生物遺傳學、分子遺傳學、基因工程等研究領域的基本實驗技術。

1928年,英國的格里夫茲(Frederick Griffith)首先發現轉形作用。格里夫茲利用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的兩個不同菌株為材料,一為具有莢膜且可致病的S菌株(smooth strain, S strain),一個是不具莢膜且不會致病的R菌株(rough strain, R strain)。如圖一所示,R菌株打入小鼠中不會致病,而注射S菌株的老鼠會發病死亡。格里夫茲將S菌株經過加熱殺菌後,注射入活鼠體內,並不會使老鼠發病;但是將加熱過的S菌株與活的R菌株混合再注入小鼠體內,小鼠卻會發病死亡,格里夫茲在此組死老鼠的血液中發現有具莢膜的活菌(S strain)存在,他懷疑注射前的R菌株因為特殊原因而獲得了S菌株的特性,轉化成具有莢膜的致病菌株。

圖一 格里夫茲的基因轉形實驗

為證實自己的推論,格里夫茲又做了另一個實驗,他不再使用活鼠,而是將R菌株接種於培養液中,然後再加入具莢膜(S菌株)的死菌,經過培養發現,培養基中可以分離出具莢膜的致病菌-S菌株。這結果顯示,R菌株已被轉形,其經由培養液中的S菌株死菌獲得致病基因,原本不具致病性的R菌株之遺傳特性改變,轉成能產生莢膜且有致病力的S菌株。但當時格里夫茲並不知道轉形作用是由死菌中的何種物質所造成。直到1944年,才由美國學者埃弗里(Oswald T. Avery)的研究證實,導致肺炎鏈球菌R菌株轉形成致病S菌株的物質為DNA。

在自然情況下,極少種類的細菌會發生轉形作用。現在以人工的方法也能達成轉形作用,首先是將細菌製作成勝任細胞(competent cell),經過一些特殊方法,像是電擊、CaCl2、RuCl等化學試劑的處理後,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變化,成為能容許外源DNA通過的勝任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將外源DNA與勝任細胞混合保溫,使外源DNA 分子進入受體細胞。進入細胞的DNA分子經過複製、轉錄、轉譯等生化過程,使受體細胞出現新的遺傳性狀。經過轉形後的細胞,亦即帶有異源DNA的受體細胞,以重組作用將之併入其本身的染色體中,又稱為重組細胞(recombinant cell)。

轉形作用是分子生物學領域極為重要的基礎技術。藉由將特定基因送入細胞,我們得以對特定基因的功能進行觀察研究,也得以大量表現有經濟價值之基因產物,像是醫用胰島素的生產。轉形技術可以說是開啟了分子生物學與分子醫學研究之大門。


參考資料

  1. Alberts, Bruce et al. (2002).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New York: Garland Science. p. G:35.
  2. Frederick Griffith http://applejacksgirl.blogspot.tw/2012/04/frederick-griffith.html
  3. Lederberg, Joshua (1994). The Transformation of Genetics by DNA: An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AVERY, MACLEOD and MCCARTY (1944) in Anecdotal,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Commentaries on Genetics. The Rockfeller University, New York, New York 10021-6399.
  4. Transformation (genetics)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nsformation_(genetic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3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