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2013年諾貝爾獎預測(二)物理獎

【特別報導】2013年諾貝爾獎預測(二)物理獎

Print Friendly

2013年諾貝爾物理獎熱門候選人預測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高涌泉教授

諾貝爾季節又到臨了,今年的幸運者是誰?

依據諾貝爾在1895年立下的遺囑,得獎者應是「在前一年間,對於人類有最大貢獻的人」。就物理獎而論,過去這一年(即2012年),物理學中最受矚目的成就當然就是粒子物理實驗學家利用位於日內瓦的大強子對撞機(LHC)發現了所謂的希格斯粒子。這個粒子在極為成功的粒子物理理論—即標準模型—中處於核心地位,但是長期以來,物理學家一直找不著其蹤跡,現在終於在最高能量的質子碰撞過程中現身,讓物理學家得以確認標準模型的正確性。那麼依據前述諾貝爾遺願,今年諾貝爾獎不就應該頒給對於此發現有最大貢獻的物理學家嗎?

但問題是每年獲獎者,依慣例,不會超過三位,而對於希格斯粒子有重要的貢獻物理學家卻超過這個數目。就實驗而論,發現了希格斯粒子的兩個粒子實驗團隊都各自包括了好幾千位的成員,而建造LHC的眾多加速器物理學家的貢獻也不可忽略。

就理論而言,一般認為提出了所謂「希格斯機制」的理論學者起碼就有六位:希格斯(Peter Higgs)、翁勒(F. Englert)、布饒特(R. Brout),谷拉尼克(G. S. Guralnik)、哈根(C. R. Hagen)與奇波(T. W. B. Kibble);這六位理論學家因為「希格斯機制」的工作在2010年共同獲得了美國物理學會所頒的櫻井(J. J. Sakurai)獎。其中布饒特不幸已於2011年過世。

在此這六人之外,已獲過諾貝爾獎的理論凝體物理學家安德森(P. W. Anderson)其實比他們六人更早一兩年就已經發表論文解釋了「希格斯機制」的物理意義,因此有人認為安德森才是應該獲獎的人。所以諾貝爾委員會有個相當麻煩的取捨問題要解決。

如果諾貝爾獎沒有頒給希格斯粒子的發現,那麼就有眾多其他可能性,不過其中尚沒有明顯的單一領先者。

無論如何,專門收集各種商業與專業性資訊的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司以學術論文被引用次數為基礎,預測了2013年物理諾貝爾獎的可能得主:

一、美國人馬熙(G. W. Marcy)、瑞士人梅爾(M. Mayer)與瑞士人(D. Queloz),得獎工作是「發現太陽系外行星」。

Geoffrey W. Marcy(左)、Michael Mayor(中)、Didier Queloz(右)

二、日本人細野秀雄(Hideo Hosono), 得獎工作是「於2008年發現鐵基超導體」。

三、英國人希格斯(Peter Higgs)與比利時的翁勒(F. Englert),得獎工作是「預測布饒特—翁勒—希格斯粒子」。

François Englert(左)、Peter W. Higgs(右)

得獎者是否真是此三組人馬之一?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ScienceWatch http://sciencewatch.com/nobel/2013-prediction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6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