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Print Friendly

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高雄市中正高工物理科代理教師、現任聯華電子工程師 蘇益弘

本文將循序漸進,從國中、高中、大學的角度說明保守力和非保守力,重點以紅字與粗體先行標示,緊接著的後文則進一步說明。以下是本文大綱:

  1. 通俗的說法,以國中的角度來看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2. 嚴謹的說法,以高中來說,我們要知道的保守力和非保守力的定義
  3. 數學的說法,以大學來說,你會以數學(微積分)的角度重新了解保守力

國中角度來看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1. 保守力:作功可以轉換成位能儲存,
    非保守力:沒有位能的概念,自然也談不上位能的儲存。
  2. 物體只受保守力,力學能守恆。物體受到非保守力,力學能通常會損耗。

先講第一點。我自己在國中理解的位能是這樣的,速度很快被撞超級痛,這代表物體有能量(動能)。但有時候物體明明是靜止的,但當它被釋放(例如:石頭從高處落下、彈簧被鬆開),它的速度也可以很快。這代表有種能量(位能)是被存在靜止的物體的,物體抬得越高能量被存進去更多(重力位能)、彈簧被壓得越緊能量被存越多(彈力位能)。而高處落下或彈簧鬆開,存起來的能量就會被釋放出來,變成速度(位能轉成動能)。所以,保守力指的是對物體作功後可以轉換成位能儲存的力。

前一段講的,物體越高能量越高(重力位能 \(U=mgh\)),隱含了重力是保守力這個概念。彈簧越緊能量越高(彈力位能 \(U=\frac{1}{2}kx^2\)),彈簧力也是保守力。

而相反的,如摩擦力就無法討論對應的位能,因為這個力做了功之後化成熱能,結果我們無法把此能量取回來、重新做功。因此,摩擦力非保守力。你平常在推東西的力,也不是透過體內儲存的某種位能之改變而造成,所以它也是非保守力。下面整理高中常見保守力的實例:

                              保守力:重力、彈簧力、靜電力
                              非保守力:摩擦力、阻力(空氣.水)、推力、拉力

再來看第二點。國中時候的你一定有學過力學能守恆。先釐清它跟能量守恆有什麼不一樣?讓我們複習下,力學能=動能(K)+位能(U)。所以它指的是單純力學運動中會碰到的能量,我們不考慮電能.熱能.化學能…等,那是能量守恆要去想的事。

所以力學能要守恆,代表動能+位能要固定,代表受力過程中動能位能要能互相轉換。代表受力做功要能儲存成位能,也就是受到的力是保守力。舉個例,像重力。想像小球從高處落下時,高度越低(位能下降)、速度越快(動能上升),這是位能轉動能,力學能守恆。或者往天空用力丟小球,高度越高(位能上升)、速度越慢(動能下降),這是動能轉位能,力學能同樣守恆。

而如果受的是非保守力,那只會損耗力學能而不會守恆。像摩擦力,一個小球在地面滾動,速度越變越慢,但高度不變,只會有熱散失到空氣中(動能轉熱能)。

下面我們看個你一定很熟悉的題目:有一個靜止小球 10kg 在 10m 高的台階上,當受到重力順著斜坡(光滑無摩擦)滑下來,到達地面時速率多少?(圖一)

p1

\(K_{\text{初}}+U_{\text{初}}=K_{\text{末}}+U_{\text{末}}\)
\(K_{\text{初}}=0\) (靜止)
\(U_{\text{初}}=mgh=10\times 9.8\times 10=980\)
\(K_{\text{末}}=\frac{1}{2}mV^2=\frac{1}{2}\times 10\times V^2=5V^2\)
\(U_{\text{末}}=0~~(h=0)\)
代入第一式
\(0+980=5V^2+0\)
\(V=14~(m/s)\)

 

簡單吧,是不是很熟悉的用 \(K_{\text{初}}+U_{\text{初}}=K_{\text{末}}+U_{\text{末}}\),然後答案解出,輕鬆得分。這裡用的觀念就是力學能守恆,但它有兩個前提,受到重力光滑無摩擦。力學能守恆的前提就是:你受到的力要是保守力才會力學能守恆,如果是非保守力則否。所以整個過程只受重力(保守力),而沒有非保守力(摩擦力),所以可以用力學能守恆。

如果題目說斜坡是粗糙有摩擦,則非保守力(摩擦力)會造成力學能損耗,就不能用 \(K_{\text{初}}+U_{\text{初}}=K_{\text{末}}+U_{\text{末}}\) 去算,必須另外計算摩擦力做功造成多少損耗。下面補充箱子受力圖,與各力的作功。

p3

到這邊再重新歸納一次。保守力:有位能,力學能守恆,重力彈簧力都是。非保守力:沒有位能,力學能通常會損耗,推力、摩擦力、阻力都是。這些是比較通俗的講法,下面我們講講較嚴謹的定義。

高中須知道保守力的定義

  1. 一個力對物體作功,經過一段路徑,從 A 點到 B 點。如果作功大小與經過路徑無關的是保守力,有關的是非保守力。
  2. 一個物體從 A 點出發,經任一路徑又回到原點 A,我們稱此為封閉路徑。如果力對物體作功,經任一封閉路徑後,總作功恆為 0,則此力為保守力。

上面這兩點在數學上是等價的,講的是同一個定義,我們在這邊節省篇幅,著重在講解第一點。

p4

圖三

什麼叫作功與路徑無關?請看圖三,物體從 A 點到 B 點有三個路徑 1、2、3,如果對物體施力走這三條的做功都相同,代表作功與路徑無關,這種力就是保守力。反之則為非保守力。

下面讓我們分別以重力(保守力)、摩擦力(非保守力)做例子,用簡單的題目和數字來算算看,什麼叫與路徑無關。

重力(保守力):

題目:今天有一個箱子重量 \(mg\),小明把它抬高 \(d\) 公尺。小華無聊又白目,所以他抬高箱子 \(d\) 公尺後又把它放到地上,再抬一次。請問這兩種過程中,重力對箱子的作功各是多少?

解答:
p5

小明的重力作功:
經路徑1做負功 \(W_1=-mg\times d\)
總作功 \(W_{\text{明}}=W_1=-mgd\)

小華的重力作功:
經路徑1做負功 \(W_1=-mg\times d\)
經路徑2做正功 \(W_2=mg\times d\)
經路徑3做負功 \(W_3=-mg\times d\)
總作功 \(W_{\text{華}}=W_1+W_2+W_3=-mgd\)

先講一點,在這裡箱子往上抬的過程(位移 1、3),因為重力往下位移往上,方向相反,所以作的是負功 (\(W_1\)、\(W_3\))。

那注意到裡面的運算嗎?雖然小華比小明多抬了一下,但因為重力一直是向下的,所以箱子被放下時重力作正功 \(W_2\),抬起時作負功 \(W_3\),放下和抬起的作功剛好抵銷。即使小華今天想勤練肌肉,把箱子抬上抬下 N 次,總重力作功 (\(W_{\text{華}}\)) 一樣是 \(-mgd\),箱子本身的高度就只會上升 \(d\),不會有更多位能。只要箱子是從 A 點移到 B 點,不管過程中箱子被抬多少下,重力作功都相同,與過程路徑無關,所以重力是一種保守力。

摩擦力(非保守力):

題目:同樣的明、華二人組。今天小明把開學裝書的箱子從樓梯口推到 A 教室門口(與樓梯口相距 \(d\) 公尺)。情竇初開的小明,偏偏要把箱子推到隔壁教室 B (與教室 A 相距 \(d\) 公尺),看一眼最愛的阿花,再把箱子推回 A 教室門口。請問這兩種過程中,摩擦力 \((f_k)\) 對箱子的作功各是多少?
p6

小明的摩擦力作功:
經路徑1做負功 \(W_1=-f_k\times d\)
總作功 \(W_{\text{明}}=W_1=-f_kd\)

小華的摩擦力作功:
經路徑1做負功 \(W_1=-f_k\times d\)
經路徑2做負功 \(W_2=-f_k\times d\)
經路徑3做負功 \(W_3=-f_k\times d\)
總作功 \(W_{\text{華}}=W_1+W_2+W_3=-3f_kd\)

同樣提醒一點,在這裡摩擦力和位移都是反方向,不管位移 1、2、3,摩擦力都作負功 \(W_1\)、\(W_2\)、\(W_3\)。

從運算裡可以看到,因為摩擦力一直作負功,所以小華推去 B 教室又推回 A 教室的途中 \((W_2+W_3)\),摩擦力作的功不會像重力一樣抵銷,而是產生更多的負功。小華只要夠無聊,他每多推一次摩擦力就會多作 \(-2f_kd\),這部分能量會轉變成熱能散失在周遭。

結論:同樣是箱子從樓梯口到教室 A,但只要繞的路徑越長,摩擦力作功就越多。摩擦力做功與過程路徑有關,所以摩擦力是非保守力。

那在最後,我們把定義換個說法來複習一下。保守力做功大小只和移動的初位置和末位置(位移)有關與移動路徑無關,而非保守力做功大小則要考慮物體走的是哪條移動路徑。

到這邊我們已經了解高中保守力需要知道的東西了,但我們只要上網路一查,常會查到一些不熟悉的數學符號,這部分是在大學學會微積分後,我們就可以用數學(微積分)去把保守力作定義。下面我們不談數學,只簡單講講這些數學在表示什麼物理意義。

數學上保守力 \((F)\) 的定義

  1. \(F\) 的旋度是 0:\(\triangledown \times F = 0\)
  2. 物體受力做功,經一封閉路徑後,總做功為 \(0\):\(W=\oint_{\mathbb{C}} F\cdot \mathrm{d}r=0\)
  3. \(F\) 是某個(位能)的梯度:\(F=-\triangledown \Phi\)

第一點,\(F\) 的旋度是 \(0\),旋度這東西很特別,它指的意思就是這個物理量 \((F)\) 他會圍繞著一個點旋轉(通俗的說法)。舉個熟悉的例子,我們國中有學安培右手定則:一個通電流的導線,它周遭會有同心圓旋轉的磁場。所以對於這根導線來說,磁場是圍繞著它旋轉,這個磁場就有旋度(相對於導線)。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力的分佈就像上述磁場一樣,則此力就不可能是保守力,因為沿圓周繞一圈回到原點後,此力會做淨功。這與前面提到的定義 \(2\),封閉路徑作功為 \(0\) 不符。做因此,保守力的條件就是旋度為零。

第二點,這應該很熟悉吧。沒錯,它就是高中我們學到的定義 \(2\),只是用數學形式表示。

第三點,這其實剛剛也提到,它是國中說法裡面的第一點,只要是保守力就會有對應的位能,\(\Phi\) 代表的就是位能。這個式子只是換句話說,你一定找得到一個位能 \(\Phi\),他的梯度能對應到保守力 \((F)\)。特別提一下這裡的負號,我們高中會學到重力位能差的定義:重力位能差等於負的重力做功。這邊的負號代表的就是位能差定義裡提到的負的。

以下補充解釋下梯度,梯度是描述物理量 \((\Phi)\) 的陡峭(變化)程度。這個式子說的是,今天你有一個位能 \(\Phi\) (假設是重力位能),那位能的梯度基本上就是物體所受到的力(亦即,算重力位能的梯度就可得到重力)。

倒過來想更好理解,今天你抬物體上升一固定高度 \(h\),那物體的重力位能一定是變大了。既然高處的位能 \(\Phi_{\text{高處}}\) 大於低處的位能 \(\Phi_{\text{低處}}\),\(\Phi\) 顯然是有一個梯度 \(=\Phi_{\text{高處}}-\Phi_{\text{低處}}\)。由於 \(\Phi_{\text{高處}}-\Phi_{\text{低處}}\) 就等於你以力量 \(F\) (恰等於重力)去抬高物體所做的功 \(F\cdot h\),因此的 \(\Phi\) 梯度就是 \(F\)。

參考資料:

  1. Wiki:http://zh.wikipedia.org/wiki/保守力
  2. 互動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保守力
There are 2 comments for this article
  1. 漂浮泡泡 at 18:14:49

    標題「摩擦力(保守力)」那邊打錯了喔!摩擦力是非保守力

  2. 敬堂 at 07:03:05

    已更正,謝謝。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