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處理之能源再利用 Turning Food Waste into Energy

Print Friendly

廚餘處理之能源再利用 Turning Food Waste into Energy
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許桓瑜

近年來,台灣積極推動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根據環保署垃圾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全台灣垃圾產生量約為七百萬公噸,廚餘的回收量為八十萬公噸,回收率約為11%。「廚餘」包括三餐飯後剩下的飯菜、菜葉、果皮、食物殘渣等物質,台灣的廚餘回收將家戶廚餘分成兩大類,分別為「養豬廚餘」與「堆肥廚餘」,廚餘的回收減少了都市固體廢棄,也創造了廚餘的新價值,不只養豬、堆肥、還可以成為再生能源。

能將能源回收再利用有兩個主要的方法,分別為厭氧消化與廚餘焚化後能源回收。

  1. 厭氧消化
    廚餘與垃圾中有機物或下水道污泥混合,進行厭氧消化的過程中會產生甲烷,將甲烷經純化加壓後,可進行發電與能源回收的工作。沼氣利用在國內主要以禽畜糞便沼氣回收發電,已推廣多年,廢棄物厭氧發酵與沼氣利用,主要研究對象也是畜、農產廢棄物及垃圾掩埋場沼氣發電,目前已有高雄西青埔沼氣發電廠運轉。而掩埋場中沼氣的產生量主要來源就是廚餘,由此可知家庭廚餘沼氣發電回收能源,是相當有潛力的。

    p1

    資料來源:(Khoo, 2010)

  2. 焚化後能源回收
    廢棄物經焚化處理後將能源回收具有減容、安定、無害及可資源化等優點,逐漸成為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的廢棄物處理方式。焚化爐的發電來自於熱能,而廚餘含水量對焚化燃燒有影響,過多的含水量可將焚化爐中的熱能用於水分蒸發,在台灣夏季,部分焚化廠熱值高於設計值時,廚餘含水量高的特性將有助於焚化爐運轉操作,但是若含水量大幅降低焚化爐熱值,將會造成爐內焚燒不完全而產生空氣污染。

廚餘的妥善管理和回收是新加坡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新加坡研究學者於2010年的研究中,探討若要將廚餘處理後能源回收再利用,厭氧消化方法及焚化方法所產生的環境影響為何?研究指出,厭氧消化處理可減少全球暖化、酸化、富營養化、光化學氧化和能源使用這五項影響類別的環境衝擊,從能源指標來看,廚餘厭氧消化量從階段一(17 %增加至32 %)、階段二(32 %增加至47 %),能源指標於階段一提升了25 %、階段二提升了38 %,而污泥焚化後能源回收,隨著污泥焚化量增加,各項衝擊類別也隨之增加。王(2007)也表示,廚餘混入有機廢棄物厭氧消化處理所產生的發電量最佳,其次是廚餘厭氧消化處理,最後才是廚餘併入垃圾焚化處理。

有機廢棄物轉為生質能於再生能源研究與應用十分熱門,厭氧消化是目前廚餘再利用方法中能提供最多能源的方式,大規模處理將使廚餘回收更具有經濟規模與價值。

參考文獻: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4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