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圓上一點求切線(一) (Finding the tangent line through a point on a circle Ⅰ)

Print Friendly

過圓上一點求切線(一)(Finding the tangent line through a point on a circle 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所博士班黃俊瑋

高二上圓與直線相關單元裡,除了介紹平面上的圓與直線的方程式之外,也進一步利用方程式討論了圓與直線的關係。其中,當直線與圓相切時,又衍生出三類常見求切線問題:1.過圓上一點求切線、2.過圓外一點求切線,以及3.求已知斜率之切線。

本文主要聚焦在第一類過圓上一點求切線問題上,一方面提供多類解法,並說明該解法能否推廣用於其它兩類問題,以及能否推廣至拋物線、橢圓與雙曲線相關求切線問題上(現今高中課程有關三類圓錐曲線的求切線問題已刪除,因此,這部份筆者僅略述之)。

舉例來說,問題如下:

「已知坐標平面上一圓之方程式為 \((x-1)^2+(y-2)^2=5\),
求過此圓上一點 \(P(3,1)\) 的切線方程式(如圖一所示)。」

針對這個問題,教科書中提供了相關公式解,

過圓 \({(x – h)^2} + {(y – k)^2} = {r^2}\) 上一點 \(P(x_0,y_0)\) 的切線為:

\(({x_0} – h)(x – h) + ({y_0} – k)(y – k) = {r^2}\)

特別地,當圓心在原點時,過圓 \(x^2+y^2=r^2\) 上一點 \(P(x_0,y_0)\) 的切線公式更可簡化為:

\(x_0x+y_0y=r^2\)

因此,過上述圓上 \(P(3,1)\) 點的切線為 \((3 – 1)(x – 1) + (1 – 2)(y – 2) = 5\),

即 \(2x-y=5\)。

57778_p1

圓一\(~~~\)過圓 \({(x – 1)^2} + {(y – 2)^2} = 5\) 上一點 \(P(3,1)\) 求切線

類似的公式可用於求解「過一般二次曲線上任一點求切線問題」:
過二次曲線 \(\Gamma :a{x^2} + b{y^2} + cx + dy + e = 0\) 上一點 \(P(x_0,y_0)\) 的切線為:

 \(a{x_0}x + b{y_0}y + c\frac{{{x_0} + x}}{2} + d\frac{{{y_0} + y}}{2} + e = 0\)

換言之,包含拋物線、橢圓與雙曲線等各類二次曲線都適用於此類公式。除了公式解之外,筆者整理了其它方法,供讀者參考。

方法1利用切點至圓心連線與切線垂直

方法1-1 

如圖一所示,因為圓心至切點之連線段 \(OP\) 垂直切線,

又直線 \(\leftrightarrow{OP}\) 之斜率 \(m_{\leftrightarrow{OP}} = \frac{{1 – 2}}{{3 – 1}} = \frac{{ – 1}}{2}\),

因此,切線之斜率 \(m=2\),故可設切線為 \(y=2x+k\)。

又 \(P(3,1)\) 在切線上,代入可得 \(k=-5\),即切線為 \(y=2x-5\)。

方法1-2

如圖二所示,因為圓心至切點之連線段 \(OP\) 與所求切線垂直,

因此向量 \(\vec{OP}=(2,-1)\) 為切線之法向量,可假設切線為 \(2x-y=k\)。

又 \(P(3,1)\) 在切線上,代入可得 \(k=5\),即切線為 \(2x-y=5\)。

57778_p2

圖二\(~~~\vec{OP}=(2,-1)\) 與直線方向向量垂直

方法1-3

如圖二所示,因為圓心至切點之連線段 \(OP\) 與切線垂直,

因此可取與向量 \(\vec{OP}=(2,-1)\) 垂直的向量 \(\vec{L}=(1,2)\) 作為切線方向向量。

因此,可得切線之參數式為 \(\left\{ {\begin{array}{*{20}{c}} {x = 2t + 3}\\ {y = – 1t + 1} \end{array}} \right.\),其中 \(t\in \mathbb{R}\)

方法1-4

設 \(Q(x,y)\) 為直線 \(L\) 上一動點,則向量 \(\vec{PQ}=(x-3,y-1)\)。

因為圓心至切點之連線段OP與切線垂直,

因此,向量 \(\vec{OP}=(2,-1)\) 與向量 \(\vec{PQ}=(x-3,y-1)\) 內積之值為 \(0\),

可得 \(2(x-3)-1(y-1)=0\),即可得切線為 \(2x-y=5\)。

57778_p3

圖三\(~~~\vec{OP}=(2,-1)\) 與 \(\vec{PQ}=(x-3,y-1)\) 垂直

評析:這類法方主要利用國中階段所學過,「切點至圓心連線與切線垂直」這個性質,再搭配直線的斜率、垂直直線的斜率關係、垂直向量的關係以及直線的法向量或方向量等,直接造出所求之切線。

其中,方法1-1所需概念簡單,教科書一般便是利用此方法,推導出前述公式解。而此類方法中的另3個方法,則需引入向量的概念,但都不失簡易性。不過,此類方法雖簡易,卻僅限於「過圓上一點求切線」這類問題,並無法推廣至其它的二次曲線問題。  

方法2 判別式法

利用點斜式可假設過 \(P(3,1)\) 之切線方程式為 \(y-1=m(x-3)\),

因為直線與圓相切,因此聯立方程式 \(\left\{ {\begin{array}{*{20}{c}} {{{(x – 1)}^2} + {{(y – 2)}^2} = 5}\\ {y – 1 = m(x – 3)} \end{array}} \right.\) 恰有一組解(重根),

解此方程組的過程,可得 \({(x – 1)^2} + {[m(x – 3) + 1 – 2]^2} = 5\),展開整理後可得方程式:

\(({m^2} + 1){x^2} + ( – 6{m^2} – 2m – 2)x + 9{m^2} + 6m – 3 = 0\)

因為此方程式有重根,所以其判別式為 \(0\),即:

\({( – 6{m^2} – 2m – 2)^2} – 4({m^2} + 1)(9{m^2} + 6m – 3) = 0\)

最後可解出 \(m=2\)。則 \(y-1=2(x-3)\) 即為所求之切線。

評析:這是高中課程中所介紹的標準方法。不過,當讀者實際動手試算後,不難發現,這個方法無論是計算過程或代數運算上,皆遠較其它方法來得複雜且冗長。不過,此方法適用於各類與圓相關的求切線問題,同時也可進一步通用於其它二次曲線求切線問題上。

當我們適當假設切線後,將二次曲線與切線聯立可得:

\(\left\{ {\begin{array}{*{20}{c}} {\Gamma :a{x^2} + b{y^2} + cx + dy + e = 0}\\ {L:y – {y_0} = m(x – {x_0})} \end{array}} \right.\)

整理後可得 \(x\) 的二次式:\(Ax^2+Bx+C=0\) 或 \(y\) 的二次式:\(Ay^2+By+C=0\)
再利用相切的關係,可知上述二次方程式有重根,其判別式為 \(0\),如此可解出所求的切線斜率。換言之,雖然此方法整個代數操作過程冗長,但極具一般性,可通用於相關求切線問題。

本文所介紹的各類解法,皆屬於高二課程的範疇,接著,在〈過圓上一點求切線(二)〉介紹另外三種方法,最後簡單統整各種方法所適用的問題。

連結:過圓上一點求切線(二)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