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下)

Print Friendly

保育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何懿洲博士生

連結:保育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上)

(二)移地保育(ex situ conservation)

當物種族群在其自然棲地面臨滅絕機率比存活機率高,就地保育太困難或無法實行時,可以考慮對某些或所有物種進行移地保育。動物園和植物是最普遍的移地保育方式,不僅提供環境、食物、照護的功能,並具有教育宣導的意義。而蒐集並保存植物種子或組織的種原庫也是一種方式,保存大量的植物品系,不僅提供育種研究、基因轉殖材料,也可將原生種引回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中,期使自然生態回復。位於臺灣霧峰的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圖二),典藏約6萬多種的農糧食作物種種原;挪威的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Svalbard International Seed Vault)位在距北極約1000公里的斯瓦爾巴群島,為一個保存全世界農作物種子的貯藏庫。然而,移地保育成功,並非就是自然保育,只有將物種再引入原棲地生存並得以生存繁衍時,移地保育才會具有真正意義。

fig2

圖二、國家作物種原中心種子長期保存庫。[1]

當生態系已經遭受破壞,只靠保育已經不足以維持生物多樣性,就需要進行生態復育(ecological restoration),全部或部分恢復已經被破壞的自然生態系功能。

保育生物多樣性常面臨反對的意見,因為某些人類害怕會干擾經濟的發展。然而,從人類的觀點來看保育生物多樣性正是投資我們自己的未來。健康的生態系是我們生存不可或缺的,生物製造氧氣及食物供給人類利用,並且分解廢棄物,使物質循環利用,植物涵養水源及土壤,降低沖刷及洪水的風險。生物物種的基因庫,可能是將來育種增產糧食或發展新藥的來源。

地球的健康取決於人類自我約束的生活方式。過度的資源開發和利用對生物多樣性有負面效應。人類的目標是永續生存,其意義是滿足這一世代的人生存所需,但是不能減少下一世代人的生存所需。全球化往往使得我們不知道使用的產品其實際來源及其對環境的衝擊。例如:一個地區的開礦挖去土壤與植被,意謂著建造了一個生態上的死亡區域。而且也將揚起塵土,堆積石塊廢棄物,也污染鄰近水道。為降低負面衝擊,應避免浪費資源,並積極的去學習在自己生活的周遭,有關生態系如何會遭受威脅的知識,支持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各種努力與方案。我們每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對自己可能只是一個小衝擊,但是這些行為的集合會決定這一個星球未來的禍福。

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1. 東海大學永續發展教育子計畫. 保育生物學 I. http://www2.thu.edu.tw/~sde/program/94_2/biology/1_2.pdf
  2. 東海大學永續發展教育子計畫. 保育生物學. http://www2.thu.edu.tw/~sde/program/94_2/biology/8_2.pdf
  3. Conservation biology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servation_biology
  4. Ex situ conservatio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Ex_situ_conservation
  5. Starr, C., Taggart, R., Evers, C., Starr, L. (2013). Biology: 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Life. 13th ed. Brooks/Col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