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學的歷史III : 臺灣近代的海洋生物學研究

Print Friendly

海洋生物學的歷史III : 臺灣近代的海洋生物學研究 (The History of Marine Biology III)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陳易揚

2

圖一. 下雜魚堆。
下雜魚指的是非刻意被漁具捕獲的非目標物種。因為不是經濟食用物種,常被製成飼料,更是許多漁業研究的標本來源。(圖片來源:陳羿蓁攝。)

對於四面環海的臺灣而言,海洋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那臺灣近代的海洋生物研究歷史又是為何呢?

1895年甲午戰敗後,臺灣割讓給日本,而日本為一重視海洋文化的海洋國家,此特性亦反映在對臺的統治策略上。在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50年間,為有效掌握臺灣自然資源,日方於是對臺灣全島與海域展開生態調查,並激起船舶與航運等產業革命,使臺灣的海洋生物研究受到空前的改造。

1949年國民政府來臺後,由於政治形勢所逼,對海域的使用改以海防為重,除了當地漁民以外,學校與研究機關進出海岸與從事海上活動皆需經過當局申請核准才得以放行,此種多數民眾皆不得其門而入的狀況在1987年解嚴後才有改善。

1953年美國國家安全署曾指派史丹佛大學的名譽退休教授Dr. Willis H. Rich來臺,視察二次大戰後臺灣的發展政策走向。Dr. Rich認為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海洋資源,漁業對臺灣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建議政府重視漁業發展,並設立相關科系培育漁業發展與海洋生物資源研究調查的人才。據此,臺灣大學在1954年率先於動物系內成立漁業生物組,自此之後漁業生物相關研究也成為當時的一門顯學,爾後漁業生物研究的發展也愈來愈受到政府機關重視。1968年臺灣大學成立海洋研究所,成為臺灣最早的海洋科學研究與教學單位,並負責管理海洋研究船「海研一號」。

在早期糧食缺乏,急需追求經濟發展的背景下,臺灣的海洋生物研究主要與漁業息息相關。因此當時海洋生物的知識主要來自漁船滿載而歸後所帶回的漁獲,而拖網捕獲的下雜魚堆更是許多漁業研究的標本來源(圖一)。為求提供國民動物性蛋白,學者專家更以經濟魚類、蝦蟹貝類等漁業生物為研究重點,顯示早期臺灣海洋生物研究是受經濟發展所催生,導致研究走在產業之後,即便學者有心研究,大環境也未必能配合。

1970年後,隨著經濟起飛與工業發展,核電廠的興建、工業排放汙水與原油外洩等海水汙染等問題也浮上檯面,因此對海洋生物的調查也轉向為以海洋環境監測為重。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以及環保意識抬頭,臺灣的海洋生物研究更著重於海洋生物多樣性(Marine Biodiversity)的研究與海洋生態保育(Marin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的推廣,廣度與深度都更勝以往。

參考文獻

  1. Michael Huber & Peter Castro. (2007) Marine Biology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Edition).
  2.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http://www.oc.ntu.edu.tw/
  3. 海洋環境資料庫: http://med.tori.org.tw/CruiseDB/Vessel-info.php?Vessel=OR1
  4. 海洋教育數位典藏: http://meda.ntou.edu.tw/core/?t=1&i=Taiwan-01
  5. 福爾摩沙海洋百科知識庫: http://www.marine-formosa.org.tw/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