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凍原與極地凍原 -上

Print Friendly

高山凍原與極地凍原 (Alpine Tundra and Arctic Tundra) -上
天主教聖心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許家榕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組成凍原的地質為凍土組成,包含冰、各種岩石和土壤。凍土層處於水的結冰點以下超過兩年的狀況,稱為永凍土(Permafrost)。由於低溫和較短的生長季限制阻礙了樹木生長。一般凍原都分佈在高緯極地或者高海拔地區。依地理位置可分為三種類型:北極凍原、南極凍原和高山凍原。植被的組成有矮灌木、莎草和禾草、苔蘚,地衣和零星樹木。在凍原和森林的生態群落交會區(ecotone)之間的界線,即為「森林線」(forest line)。

凍原的氣候特徵:太陽輻射能少,氣溫低、水氣不易凝結、雨量少。生物種類以地衣、蘚苔、草本植物為主。動物有雪兔、北極熊、狼、旅鼠,夏天有昆蟲、候鳥。凍原生態系通常不穩定。

◎高山凍原

分佈:高山凍原一般位於高海拔約3400~3500公尺以上,也是一般森林線以上。不是受限於雨量或溫度,而是海拔高度。又稱為「高山植物群帶」或「亞寒帶」。氣候近似極地凍原。在台灣分佈如:雪山、玉山山頂。

1.氣溫:年均溫5 ℃以下
2.降水:年雨量約2,800 mm
3.濕度:日照強、風大,水分蒸發快。
4.地質:生育地多為裸岩或岩床,碎石坡、表土少、保水力差。地表常積雪,尤其冬季。高山凍原因為通常不具有永凍土,排水比極地凍原好。
5.生物組成:沒有高大的樹木,僅在森林線附近的過渡地帶會有一些生長發育不良的樹木,稱為Krummholz。

凍原植物通常生長緩慢,多數是多年生的植物。以適應強風的矮性灌木或草本為主,如玉山圓柏、玉山杜鵑、玉山小蘗、巒大花楸等。草本植物多具地下莖與根深埋地下。植物果實多數可口以吸引動物傳播種子。地被植物多地衣、蘚苔。葉面有絨毛以保溫和擴散太陽輻射避免造成傷害,如高山杜鵑。深色植物以吸收更多的熱量,花色鮮豔以吸引動物傳粉,如阿里山龍膽。

可見到的動物有高山白腹鼠、酒紅朱雀、岩鷚、華南鼬鼠、一些昆蟲。科羅拉多州的黃腹土撥鼠是長期居住在高山凍原,但每年冬眠多達 8個月。有些野兔則在岩石下儲存足夠的糧食以度過非生長季。

請參閱高山凍原與極地凍原 (Alpine Tundra and Arctic Tundra) -下


 

參考資料
1.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
http://econgis.forest.gov.tw/forest_type/main.asp?type_id=1
2.Biomes of the world
http://www.thewildclassroom.com/biomes/alpinetundra.html
3.wikipedia/ Tundra
http://en.wikipedia.org/wiki/Tundra
4.wikipedia/alpine tundra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pine_tundra
5.wikipedia/Krummholz
http://en.wikipedia.org/wiki/Krummholz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