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 恆星光譜簡史(History of Stellar Spectra Classification) 2020/05/23

    恆星光譜簡史(History of Stellar Spectra Classification)
    臺北市立南湖高中地球科學教師吳昌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相較於人類的壽命而言,恆星過完一生所需的時間長了許多。我們雖然無法像在生物實驗室中,可以從頭到尾觀察到恆星一生的變化,但不同時空所構成的星空,也提供了不同組成、不同演化階段的星空樣本,就像是看到生物的不同成長階段一樣。如何分門別類並拼湊出前後順序,是天文學家一直在努力的目標。也因為如此,天文學家持續發展出不同的觀測技術與理論,就是要瞭解這看是雜亂無章,但資料卻又極為豐富的宇宙。

    人眼可以看出星星有不同的顏色與亮度,光憑這樣是無法更進一步解釋觀測到的劇烈現象,例如:超新星爆炸。將其他學科知識導入到天文領域,就成了基礎科學的最佳應用,也是天文學家不需到達現場就可以知道恆星大小事的依據。

    當牛頓利用三稜鏡將日光分成彩虹,再以相同方式合成回 日光後,人類開始接觸光譜的雛形。直到十九世紀中,地面的實驗室以更容易觀測光譜的儀器,發現不同物質燃燒所發出的光皆有不同的特徵亮線,這些亮線稱為譜 線。每一種物質的光都有特定波長的譜線組,整理出一套物質的光譜後,天文學家也將此應用到星光上,只是星光極為微弱,需要更大口徑的望遠鏡收集更多光線 後,才能將天體光譜的解析度提高到足以分辨。天體光譜有些看起來極為相似,有些卻大大不同,於是將天體光譜分類就成了十九世紀天文學的重要發展。

    早期利用不同譜線的強度差異、有無來作為判斷依據,並記錄下大筆資料的就是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家Cannon(Annie Jump Cannon)女士。

    由於剛開始做恆星光譜分類時是以氫譜線的特徵為準,依其強弱以英文字母的順序從A標示到M,後來發現按照氫譜線的強弱排序後,無法與恆星表面的絕對溫度對應。依研究需要改以恆星溫度由高到低排列後,恆星光譜類型順序就變成了OBAFGKM。

    發光物體溫度越高,其所發出可見光的藍光部份比例較高,所以呈現偏藍色,溫度越低則越偏向紅色,依此與光譜順序對照,就不難發現O行星是偏藍色的星星,而M型星則是偏紅色的。每個光譜類型底下有不同的細分方式,這都是為了將恆星光譜盡量的分類所衍生出來的。

    後來的約克(Yerkes)光譜系統則主要是著重在恆星發光能力來作為區分,由強到弱以羅馬數字Ⅰ、Ⅱ、Ⅲ、Ⅳ、Ⅴ表示(如下表),同時也結合哈佛光譜分 類系統將恆星光譜做更細的分類(附表)。以太陽為例,其光譜類型為G2Ⅴ,G2代表太陽是一顆溫度大約為6000 K的恆星,而V代表其發光能力屬於矮星 級的。

    約克光譜系統的發光等級分類
    代號        名稱                              次分類
    Ⅰ        超巨星(Supergiants)          Ia
    Ib
    Ic
    Ⅱ        亮巨星(Bright giants )
    Ⅲ        巨星(Giants)                Ⅱ-Ⅲ
    Ⅲa
    Ⅲab
    Ⅲb
    Ⅲ-Ⅳ
    Ⅳ        次巨星(Subgiants)
    Ⅴ        矮星(Dwarfs)
    (The Classification of Stars, Carlos Jaschek & Mercedes Jasche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有了足夠的恆星光譜資料後,丹麥天文學家赫茨普龍(Hertzsprung)與美國天文學家羅素(Russell)不約而同的以發光能力為縱軸、光譜類型 或溫度為橫軸做成關係圖,發現大多數的恆星都集中在一條從左上方延伸至右下方的帶狀上,稱為主序星帶(main sequence),其餘的恆星則主要分佈在右上方與左下方。

  • 河道平衡 2020/05/13

    河道平衡
    新北巿立安康高級中學地球科學張亞君老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影響河道平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然現象,如山崩、地震等;也有人為的因素,如興建水庫、攔砂壩等。這些因素如果造成河床變化,進而改變了流水作用,就會改變河道的平衡。像是地殼抬升使得海平面相對下降,河流的侵蝕能力會隨之增強;或者山崩、土石流或火山熔岩等,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以及人工築堤、興建水壩、攔砂壩等,都會形成新的暫時侵蝕基準面,而使上游的河流流速減弱,而下游方向則相對增強。此外,如果在河床上開採砂石,形成河道上的窪地,會使窪地的上游方向河流侵蝕作用增強,這些都會造成河川作用的改變,並改變地貌。

    台灣年雨量高達2500公釐,但降雨的時間與空間分布極為不均,加上陡峻的地勢,造成坡陡水急,雨水容易流入大海,水資源保存困難。為了保留較多的水源,往往在河川中、下游興建水庫。在持續的造山運動影響下,脆弱的地質環境,在地表累積了大量的泥、砂與礫石,容易在雨季隨著山崩和土石流,大量的衝入水庫,使水庫的蓄水量銳減,使用年限縮短。為了延長水庫的壽命,常會在上游的溪流裡興建攔砂壩,攔截自河流上游沖刷下來的砂石,減緩水庫淤積的速度。近年來,在水庫集水區的溪流,更是常常可以看見大大小小為數驚人的攔砂壩。

    以興建於民國43年的石門水庫為例,在民國52年完工,原來預估每年泥沙的淤積量大約為80萬立方公尺。但是完工當年的9月,遭遇葛樂禮颱風侵臺,帶來了接近2千萬立方公尺的泥沙,遠超過預估的年淤沙量24倍之多。於是石管局開始著手進行石門水庫集水區的長期治理計畫,加強集水區的水土保持,一個接著一個的攔砂壩,也開始逐步興建。

    大漢溪是石門水庫集水區的主要河川,河道上興建了三個大型的攔砂壩,約攔下95%的砂石量,對水庫的蓄水量有著重要的貢獻,如果沒有在上游攔砂,水庫的有效容量就會快速減少,對整個桃園地區和板新地區的用水,會有極大的影響。

    但是,起初能發揮應有功能的攔砂壩,因為多數很快就被淤沙、礫石所填滿,需經常的進行清淤工程。然而,大多數的攔砂壩卻因地理位置與交通等問題,清淤相當困難,於是只好又在更上游處,再興建新的攔沙壩,以解決燃眉之急,因此,造成現在河流集水區出現這麼多攔砂壩的現象。

    興建欄砂壩之後,在壩體的上游處,因為砂石堆積,造成河床坡度減緩、流速變慢(圖一中甲、丙處);在壩體的下游處,則造成河床坡度落差變大,在豐水期間,流水的加速沖刷,使得河床受到強烈的侵蝕(圖一中乙、丁處),河谷兩側山坡坡腳長期受到挖蝕,會造成邊坡不穩,而發生崩塌。另外,像是大漢溪河道上的三個大型攔砂壩中的巴陵壩,於民國96年9月發生潰壩,更是直接威脅到中、下游地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 河流的侵蝕作用 2020/05/05

    河流的侵蝕作用
    新北巿立安康高級中學地球科學張亞君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許我以海枯石爛
    許我以生生世世  滄海桑田
    卻見涓涓溪水
    滔滔江河
    用日日夜夜的潺湲
    化高山為深壑
    用江河對海洋的奉獻
    接續了精衛鳥未竟的遺憾
    才幡然驚悟
    變動
    原是天地間唯一不變的永恆

    大地的面貌豐富而多變,除了峻偉的山嶺令人仰望,還有遼闊的平原與蜿蜒的河流羅布其間。當每一次望見相同的山,每一次行經相同的河,每一次有心或無意的看著這些我們已然熟悉的地貌,很容易會感覺到天地的恆常,錯以為這些地景、地物,亙古不變。但是,在我們不一定能藉由直觀而意識到的部分中,來自地球內部的內營力,或者是來自外部的營力,都各自以溫和緩慢或者驚天動地的過程,持續改變這些看似不變的地形景觀。

    圖一 大安溪侵蝕兩岸的岩層。

    Continue reading →

  • 極光(Aurora)的顏色 2020/04/27

    極光(Aurora)的顏色
    臺北市立南湖高中地球科學吳昌任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傅學海副教授責任編輯

    對於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而言,極光是相當容易看到的夜間景象。但是對於住在台灣的人來說,可就是非常陌生的名詞了。隨著交通的進步,以及國際旅遊的便利,在前往高緯度旅遊時,順便安排幾個晚上到沒有光害的戶外碰碰運氣,試試看能不能看到這樣的景象,不僅可以提高整趟旅遊的附加價值,也有機會增加一些出國的驚喜。

    雖然在網路上搜尋一下,就可以看到別人所拍攝的極光影像或影片,但是因為一般狀況下極光並不是很亮,所以拍攝時需要曝光數秒鐘甚至數分鐘的時間才能累積足夠的光線。這些極光影像雖然可以顯現出比肉眼直接看到更鮮艷的極光色彩,但過長的曝光時間也使得極光的細微構造被模糊掉了,就像是夜間拍照時沒有開啟閃光燈或高感度功能,即使是用三角架將相機固定好,快速移動的被攝物體仍然會出現模糊的狀況一樣。所以,還是親眼看到的感覺比較真實。 Continue reading →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宇宙學與系外行星 2019/10/09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宇宙學與系外行星
    撰文/陳勁豪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宇宙學與天文學領域。一半的獎金頒發給James Peebles以表彰他對理論宇宙學的貢獻。另一半的獎金頒發給Michel Mayor與Didier Queloz,以表彰他們發現繞行恆星的系外行星。 Continue reading →

  • 8月21日日全食專題 2017/08/10

    8月21日日全食專題 (Topic for Sun Eclipse)

    日食,又作「日蝕」「1」「2」,包含了日全食、日環食及日偏食三種「1」。日全食發生時月亮剛好完全遮蔽太陽,只露出太陽的美麗的外層大氣被稱為日冕。對美國的觀眾來說這是一種罕見的,千載難逢的事件。上次美國是在1979年觀察到日全食,下次要到2024年才會再有機會看到。日全食的路徑將從太平洋開始,通過了美國的中心移動。然後在大西洋結束。在俄勒岡州,愛達荷州,懷俄明州,內布拉斯加州,密蘇里州,肯塔基州,田納西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的部分地區可見。日偏食則是在南美洲北部以及大部分北美洲可以觀測得到。臺灣無法觀測到。

    Continue reading →

  • [物理史] 荷蘭天文學家法比利薩斯 (Johannes Fabricius) 觀測到太陽黑子 2017/05/09

    荷蘭天文學家法比利薩斯觀測到太陽黑子 (Dutch astronomer Johannes Fabricius observes sunspots)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楊信男教授、蕭如珀
    (譯自APS News,2015年3月)

    凡爾納 (Jules Verne) 在他的古典科幻小說《從月球到地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中提及一位 17 世紀的天文學家法比利薩斯 (Johannes Fabricius)。在小說中,法比利薩斯 (Johannes Fabricius) 宣稱他曾從望遠鏡中看到居住於月球上的外星人。外星人是虛構的,但法比利薩斯卻真有其人。這位荷蘭人是最先從望遠鏡觀測到太陽黑子的其中一位,也是最早確認黑子的人,貢獻雖小但卻很重要,因當時天文學正處於兩個競爭的太陽系模型的抉擇關頭。 Continue reading →

  • 4月22日地球日專題 – 地球科學篇 2017/04/09

    地球日 (Earth Day) 最早於1970年開始辦起。當初是由和平倡議者約翰·麥康諾 (John McConnell) 向聯合國提出,於1970年3月21日舉辦地球日,以向地球致敬並宣揚和平的觀念。不過我們現在在每年4月22日慶祝的地球日,則是在1970年4月22日於美國校園興起,並在1990年開始遍布全球,以關注環境議題為主的活動。

    地球推測誕生於46億年前。至今這顆行星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生物,也經歷過5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我們先從地球科學的角度開始,來認識地球吧。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