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

來自遠古的超級大地球

來自遠古的超級大地球
高瞻計畫特約編譯 柯廷龍/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王名儒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Exoplanets found orbiting former extragalactic star

PW-2014-06-05-Stuart-extragalactic-exoplanet

來自遠古的流浪者們:卡普坦星和其行星。根據推論,卡普坦星和其行星來自被銀河系吸收掉的一個矮星系。從照片中可以一覽兩星系融合時,星星流動的壯麗景觀。(照片提供者:加州大學的Victor Robles, James Bullock , Miguel Rocha and Joel Primack等人)

由英國倫敦大學瑪莉王后學院Guillem Anglada-Escudé博士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顆與眾不同的星球dubbed Kapteyn b,這可能是人類所知最古老的適居行星(habitable planet)。

這顆源自太陽系外的星球已經約有115億歲的高齡了,比地球老了約2倍。這個發現讓科學家們改變對適居行星歷史的想法,原來早在遠古就有適居星球的存在。

[講座] 2014春季展望【宇宙大探索─從光明到黑暗!】系列演講

2014春季展望【宇宙大探索─從光明到黑暗!】系列演講

poster-large今年國際上充滿了「天文、太空、宇宙」的氛圍,因此2014年春季的系列「宇宙大探索—從光明到黑暗!」各場邀請演講將環繞這個主軸,發展出八個方向的演講:這一系列將從彗星探索開始,到行星形成、恆星黑洞、星系形成和活躍星系核、宇宙微中子、暗物質,直到暗能量和宇宙本來面貌!

春季系列所邀請的展望講座,分別來自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物理系、臺灣大學物理系與天文所,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LeCosPA)等科研教育機構,受邀的講座將從各人的專業領域,提供聽講民眾天文宇宙的科學知識和邏輯思考。我們相信,今年的春季展望系列又將會是一季收穫豐富的科學饗宴!

時 間:
2014/04/11 ~ 2014/06/13
每週五晚間7:00 ~ 9:00(6:30 開放依序入場)

地 點:
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一樓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

孫維新 
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陳丕燊
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讓專家傷腦筋的新行星

美國的研究團隊發現在太陽系之外有個行星正在形成,該行星離其恆星遙遠,約為太陽到冥王星的距離兩倍之長,該行星座落於長蛇座TW恆星充滿氣體與星塵的原行星盤之中,長蛇座TW的質量約為太陽的55%。 這個滿是塵埃的原行星盤是離我們最近的原行星盤,位於長蛇座,距離地球176光年遠,天文學家利用哈柏望遠鏡觀察太空,並用特別的方式塑造原行星盤的模型。他們發現星盤之中有約個缺口,寬度約20AU,只比形成一顆行星所需的寬度稍大,行星其大小約為6到28個地球的質量。研究團隊認為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該行星的形成製造了這個缺口。 觀測計畫主持人艾莉絲‧溫伯格(Alycia Weinberger)表示:「長蛇座TW恆星的年紀約500萬到1000萬年之間,現應為行星形成的末期,行星將於原行星盤消逝之前形成……根據現有的科學研究成果,通常離恆星距離越近,行星的生成速度會越快,但是這次的觀察結果卻非如此。」

科學十年回望(4)

科學十年回望(4)
知識通訊評論第100期

 

太陽系外行星不再稀罕

二○○九年八月發現的編號為WASP-一七的巨大行星,它繞其主恒星運行的軌道與主恒星自轉的方向相反。

在過去的十年中,天文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太陽系外的很多行星,如今只有最古怪的行星才能上主流新聞,如二○○九年八月發現的編號為WASP-一七的巨大行星,它繞其主恒星運行的軌道與主恒星自轉的方向相反。

行星重力位能與動能間的關聯性(Association of Planetary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and Kinetic Energy)

行星重力位能與動能間的關聯性(Association of Planetary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and Kinetic Energy)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物理科陳智勝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蔡志申教授責任編輯

在均勻重力場之下,重力位能為 $$mgh$$,其中 $$m$$ 為物體質量,$$g$$ 為重力場強度,$$h$$ 為距離零位面的高度。

但實際上 $$g$$ 值會隨著距地表的距離而改變,因此物理學上重新定義重力位能的一般式為:$$-\frac{GMm}{R}$$,其中 $$M$$、$$m$$ 為兩質點的質量,$$R$$ 為質點間的距離,$$G$$ 為重力常數。該式定義兩質點相距無窮遠處的重力位能為零。

小行星 (Asteroids) 命名

小行星 (Asteroids) 命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許瑋琇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林文教授責任編輯

國立中央大學於2009年7月14日於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行「玉山」小行星命名記者會。這顆2007年12月28日發現的編號185546號小行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IAU) 通過,正式命名為「玉山(Yushan)」,成為第一顆以台灣高山為名的小行星。玉山小行星的大小估計正好跟玉山差不多,距離地球約3億公里遠,位在木星、火星的軌道之間,繞太陽轉一圈需要3.69年。加上之前09年5月以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命名的小行星,太陽系中已有18顆由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發現且取得正式命名的小行星,分別有鹿林、中大、嘉義、鄭崇華、溫世仁、鄒族、南投、沈君山、玉山..等。

尋找系外行星另一章

尋找系外行星 (Exoplanets) 另一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許瑋琇碩士生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林文教授責任編輯

天文學家致力於搜尋太陽系之外的行星。自1990年代首次證實有系外行星存在以後,截至2009年10月,人類已發現400多顆系外行星。但這些多為類似木星般較大質量的行星。

1995年之後發現的系外行星,其命名方式是在母星名字後加一個小寫英文字母。在一個行星系統內首個發現的行星加上"b",如飛馬座 51b,而隨後發現的則依次序為"飛馬座 51c","飛馬座 51d"等。字母的排列只按發現先後決定。

「矮」行星

「矮」行星
知識通訊評論第43期

全球天文學家最近重新制定行星定義,票決後太陽系變成有八大行星

八月二十四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聯合會」(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大會激辯之後,制定最新行星定義,另投票決定,把冥王星自主要行星降級,歸入「矮行星」(dwarf),未來太陽系之中,只剩八大行星。

國際天文聯合會委聘七名成員組成行星定義委員會;他們提出來的行星新定義如下:任何星體,繞行恆星公轉,本身不是恆星,也不是繞著較大的行星運轉,而且重力夠大,讓星體凝聚成近似球形。

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Kepler’s Laws of Planetary Motion)
臺中縣常春藤高級中學物理科李品慧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為描述太陽系各行星運動的三個定律,是天文學與經典物理學的研究內容。這些定律由德國的數學、天文學家克卜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所發現,對任何二物體(恆星與行星、行星與衛星、雙星系統…),如果它們間束縛力只有重力, 而且它們運動的軌道是橢圓或圓,則克卜勒三運動定律是必然的結果。

克卜勒利用第谷(Tycho Brahe, 1546-1601)遺留給他的大量有關行星運動的精確數據,發現了行星運動的規律。克卜勒的理論挑戰亞里斯多德與托勒密的天文物理學,他認為地球是在移動的,且他用橢圓取代過去的正圓軌道,並證明行星的運動速度並非定值。經過近一世紀,牛頓運用他所發明的微積分與萬有引力定律,從數學上直接證明了克卜勒的定律。

Pages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