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體

室溫超導體指日可待?

室溫超導體指日可待?
蕭維翰

在 2018 年盛夏,兩個實驗組分別提出臨界溫度高於攝氏 -70 度的超導體量測數據,我們是否又離實用的高溫超導體走近一步呢?

超導體(superconductors)的物理大概是最常在科普文中被提及的概念之一,追溯原因,倒也未必是因為這些物理容易理解,筆者猜想更有關聯的應該是:(1) 超導性是相對輕易可以被實現的巨觀量子現象,甚至不需要無塵室、防塵衣等負擔也能在公眾面前展示。(2) 超導性的視覺效果,如磁浮現象,足夠不尋常而可以令人歎為觀止。(3) 最後,它們對於生活的改善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譬如磁浮列車。

希格斯粒子系列》宇宙,奇異的超導體

宇宙,奇異的超導體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高涌泉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高涌泉教授責任編輯

著名的「希格斯機制」(希格斯是一位英國理論粒子物理學家),其主要假設是,宇宙處處瀰漫著一種特別的純量場(亦即自旋為零的場),稱為「希格斯場」;當這個場處於最低能量狀態時,其強度是個不為零的常數值,其他的場(例如電磁場)沒有這樣奇特的性質──它們處於最低能量態時,都不會有不為零的場強度。所以在真空(即最低能量態)之下,一切的場包括電磁場、介子場、電子場等的場強度都等於零,唯一的例外是希格斯場;以術語說,希格斯場具有不為零的「真空期望值」(或稱基態期望值),其他基本粒子場的真空期望值則皆是零。

由於希格斯場在真空中具有不為零的場強度,於真空中原本以光速前進的基本粒子,就可能受到這個場強度的影響而減慢速度,於是無質量粒子就變成了有質量的粒子。以電子為例,左(右)旋的電子在希格斯場中前進時,會變成右(左)旋電子,這種行為是帶有質量電子的特性。電子如果不帶質量,它的自旋方向在前進時是不會反轉過來的。除了自旋1/2的粒子(如電子、夸克)能夠以如此方式獲得質量,原本無質量的自旋1向量粒子(如光子)也可以藉由與希格斯場的交互作用而帶有質量。

尋找質量的機制

物理學家溫伯格(Steven Weinberg)與薩萊姆(Abdus Salam)在1960年代中期,把希格斯機制應用到弱交互作用上,他們認為傳遞弱作用的向量粒子(W 與Z介子)就是因為這個機制而獲得質量。在當時,物理學家已經認知W介子必須帶有很大的質量,但是他們卻找不到好的辦法來賦予W介子質量,因為我們如果只是遵循傳統方式單純地在拉格朗日函數中放入W介子的質量項,我們所得到理論並不是一個「可重整化」的理論,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合理地處理掉理論中所出現的無窮大,這種理論在高能量的情況下是不適用的。

麥士納效應:磁場無法進入超導體內部。這種效應就是希格斯機制於超導體上的一種表現。

溫伯格與薩萊姆猜測,如果把微妙的希格斯機制和描述向量粒子的「楊(振寧)–密爾斯規範場論」(Yang-Mills Theory)結合起來,將導致可重整化的弱作用理論,但是他們並無法證明這個想法。直到1971、1972年,荷蘭物理學家特霍夫特(Gerard‘t Hooft)與維特曼(Martinus Veltman)才終於嚴格地證明了溫伯格與薩萊姆的猜測。特霍夫特與維特曼為此獲得了1999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而溫伯格與薩萊姆則更早於1979年,就已經由於他們以希格斯機制所建構的電磁作用與弱作用的統一模型,而與格拉肖(Sheldon Glashow)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由於特霍夫特與維特曼的突破,我們現在已經認清,希格斯機制是唯一可用的機制,其他的方式都不能恰當地賦予W介子質量。希格斯機制成功的秘訣,在於它不會破壞規範對稱,因此可以和規範理論共存共榮。物理學家對於希格斯機制深具信心,他們在CERN建造大型加速器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希格斯場的量子──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機制的前因後果

這麼重要的機制是如何出現的呢?首先,希格斯並不是唯一想出希格斯機制的人,他甚至不是第一人;有人就曾開玩笑說,大概是希格斯(Higgs)這個名字比別人的短了一些,所以才用上了他的名字。事實上,以基本觀念而論,希格斯機制最早源自於超導體物理。超導體現象是荷蘭物理學者開默林昂內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在1911年所發現的,這個奇異的現象難倒了好幾代的物理學者,大家一直找不出合理的解釋,直到俄羅斯物理學家金茲柏格(Vitaly Ginzburg)與藍道(Lev Landau)於1950年發表了一篇極了不起的論文,才將超導體研究導上了正軌。

金茲柏格與藍道所提出的,是一種描述超導現象的新方式:他們首先引進了一個純量場,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希格斯場,並且安排讓這個純量場在超導體內有不為零的基態期望值。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光子(即電磁場)與純量場有交互作用,那麼所謂的希格斯機制就會使得在超導體內的光子帶有質量。一旦超導體內的光子帶有質量,電磁場就不可能進入超導體內部,理由是超導體內具有質量的電磁場會帶有很高的能量,這種能量過大的狀態將無法生存,所以電磁場至多只能存在於超導體表面附近。金玆柏格與藍道就以這種想法來說明超導體的一項關鍵效應——「麥士納效應」(Meissner effect)。這項效應發現於1933年,它的意思是超導體會將磁場完全排除在外,這剛好符合上面的推論。換句話說,金茲柏格與藍道指出了「麥士納效應就是希格斯機制於超導體上的一種展現」。金茲柏格由於這項工作獲得了2003年諾貝爾物理獎(藍道過世於1968年,所以未能分享這項榮耀,但他早已於1962年因液態氦理論而拿過諾貝爾獎)。

就在1957年時,巴丁(John Bardeen)、古柏(Leon Cooper)以及施里弗(John Schrieffer)提出了著名的BCS超導體理論,這是一個微觀理論,可以圓滿地解釋超導體的各項性質。隔了兩年,哥可夫(Le v Gorkov)從BCS理論出發,推導出了金茲柏格與藍道的理論。哥可夫指出,金玆柏格與藍道的純量場基本上就是一對自旋相反的電子場。也就是說,金玆柏格與藍道的純量場並不是一種最基本的場,而是由已知的電子場所建構出來的東西。至此,物理學家算是從微觀角度完全弄清楚了希格斯機制在超導體上的意義。

超導研究死了嗎?

超導研究死了嗎?
知識通訊評論第46期

一九八六年發現新的超導材料以來,二十年沒有理論突破,有人已在預測這個領域快完了。

據說馬克吐溫在他的訃文過早發表後曾經言道:「關於我死亡的報導太過誇張了吧!」高溫超導物理學家現在知道馬克吐溫當時作何感想了。

根據一份由德國卡爾斯魯厄科技專業資訊中心 (FIZ Karlsruhe) 的芭絲 (Andreas Barth) ,與斯圖加市馬克斯蒲朗克固態物理研究所的馬克斯 (Werner Marx) 合撰的一篇報告指出,假如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高溫超導 (high Tc) 研究將會在二○一○年到二○一五年間陷入停頓。這個消息可不受歡迎。

超導體的發展歷程(上)(History of Superconductivity)

1911年,荷蘭科學家歐尼斯(Kamerlingh-Onnes)是超導現象的發現者,低溫物理學的開創者。他利用液氦量測水銀在極低溫時的電性,當溫度下降到4.2K時水銀的電阻完全消失,這種現象稱為超導電性。超導體的特殊電性的狀態命名為超導態(superconducting state),又超導態和正常態相變的轉換溫度為超導臨界溫度(superconducting critical temperature,以 Tc表示)。陸續在1913年,歐尼斯發現鉛(Pb, Tc = 7.2 K)和錫(Sn, Tc = 3.8 K)一樣具有超導性。1913年,由於歐尼斯對物質在低溫狀態下性質的研究以及液化氦氣,歐尼斯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麥士納效應 (Meissner Effect)

將超導體放置在微弱的外界磁場中,該磁場僅能穿透超導體內部些許距離,很快地就遞減為零,該距離稱為London penetration depth,該現象又稱為Meissner effect,這是超導體的獨特性質。對大部分的超導體而言,London penetration depth大約是100nm的數量級。 Meissner effect常常和反磁性的觀念混淆。根據冷次定律,如果對導體施加隨時間改變的外界磁場,在導體內會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產生的感應磁場會和外界磁場的變化方向相反。

超導磁鐵(Superconducting Magnet)

超導磁鐵(Superconducting Magnet)
台中縣立中港高級中學物理科王尊信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所謂的超導磁鐵,是一種由超導金屬線圈所纏繞成的電磁鐵,因為是超導體,所以具有超導體的兩種特性:零電阻和反磁性。可以產生比一般電磁鐵還要大的磁場,沒有電阻故可以承受強大的電流,而不用擔心超導金屬線圈過熱而燒毀的問題,而且幾乎不會損耗能量,是非常好的材料,但缺點必須在低溫中進行。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