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瓦列芙斯卡婭(Sofia Kovalevskaya)

Print Friendly

柯瓦列芙斯卡婭(Sofia Kovalevskaya)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翁秉仁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翁秉仁副教授責任編輯

蘇菲亞‧柯瓦列芙斯卡婭(Sofia Kovalevskaya, 1850~1891,舊文獻常拼成 Sonya Kovalevsky)生於莫斯科,卒於斯德哥爾摩。她是俄國著名女數學家,在偏微分方程與數學物理貢獻卓著。柯瓦列芙斯卡婭生長於民風保守的俄羅斯社會,做為一名女性數學家,她的奮鬥艱苦異常。

柯瓦列芙斯卡婭的父母出身於舊俄貴族,家裡的管教高壓而嚴格。她和姊姊都對都對文學很有興趣,不過柯瓦列芙斯卡婭似乎也遺傳了家中長輩的數學稟賦。她有一位舅舅熱愛哲學,而且崇敬數學。他在柯瓦列芙斯卡婭很小時,就啟迪了她對這門奇妙的學問發生興趣。

在她 11 歲時,她家的幼兒房改鋪新壁紙,沒想到其中用到一部份奧斯特格拉斯基(Ostrogradski)的微積分講義,她馬上捲入這面充滿神秘符號的牆壁,辨記其中的公式,追索每一頁的順序,因此在她腦海中留下永難磨滅的記憶。另外據說在 12 歲時,她為了理解一本物理教科書的內容,結果自己發展出三角函數。

但是這些優異的表現,並沒有讓她嚴格的父親鬆口允許她繼續學習數學。柯瓦列芙斯卡婭只好走上當時不甘雌伏的俄羅斯女性常走的險路,以嫁人的方式,取得赴外國居住求學的權利。一位仰慕她的古生物學學生弗拉德密爾(Vladimir Kovalevsky)雀屏中選,1868 年起,兩人展開 15 年充滿辛酸痛苦的婚姻生活。

1869 年,柯瓦列芙斯卡婭在德國海德堡大學旁聽數學和物理課程,當時威爾斯查司(Weierstrass)的學生科尼斯柏格(Konigsberger)正好在此任教,馬上發現她非凡的數學天賦。在她的引介之下,1871 年她隻身赴柏林,投入威爾斯查司的門下。當時的學術界有很強的性別偏見,學校當局拒收女性學生,但是威爾斯查司仍然將這位潛力無窮的女性收為門生,私下讓她聽課,並教授她數學。

到 1874 年才三年時間,柯瓦列芙斯卡婭已經寫出三篇很有份量,可以取得三個博士學位的論文,分別處理了偏微分方程,阿貝爾(Abel)積分,以及土星環的問題。

1874 年,柯瓦列芙斯卡婭獲得哥根廷大學的博士學位,但是她傑出的表現,再加上威爾斯查司的大力舉薦,仍然沒有辦法突破性別因素,找不到教職。懷著沮喪的心情,她回到俄羅斯,重新參與文學圈的活動,也為文鼓吹女權的概念。她在六年之內完全沒有辦法從事研究,隔了三年才與威爾斯查司通信,希望能再嘗試找到教職。

1880 年,柯瓦列芙斯卡婭又開始回到數學工作,在柏林研究光線在晶體中折射的問題,隨後在巴黎渡過一段短暫優遊的時光。但是 1883 年,她的先生因為債務問題在俄羅斯自殺,消息傳來,讓她幾乎崩潰,為了排遣罪惡感,她只能更積極的投入數學工作。

1884 年,在威爾斯查司弟子米塔格雷夫勒(Mittag-Leffler)的大力奔走下,柯瓦列芙斯卡婭終於在較開明的瑞典取得了臨時的教職,並且在 6 年後正式獲得長聘的專任教授職位,沒想到,再隔一年她便因奔波於莫斯科與斯德哥爾摩之間,死於併發性肺炎。

在柯瓦列芙斯卡婭人生的最後幾年,她的數學事業達到顛峰,擔任重要數學期刊《Acta Mathematica》的編輯;1888 年,她更以〈繞固定點旋轉之剛體問題〉一文獲得法國科學院伯丁大獎;1889 年,她在柴比雪夫(Chebyshev)推薦下,成為保守的俄羅斯科學院的通訊院士。

Say what you know, do what you must, come what may.
說你所知的,做你該做的,再順其自然
~柯瓦列芙斯卡婭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