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
從電腦視覺到機器學習 Appier 首席科學家——專訪孫民

從電腦視覺到機器學習 Appier 首席科學家——專訪孫民

從電腦視覺到機器學習 Appier 首席科學家——專訪孫民
採訪/林麗珊

年僅 35 歲就成為 Appier 首席科學家,同時在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擔任副教授的孫民,是橫跨學術界與商業界的頂尖AI人才,他擅長使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解釋艱澀複雜的技術,因緣際會師承AI界兩大專家的孫民,從 2007 年進入電腦視覺領域,又在 2012迎來深度學習的大爆發,就此改變了後來發展的方向。他試圖在研究的路上叩問 AI 發展的重要問題,也在 AI 商用落地的關鍵時刻,投身企業,為台灣第一家獨角獸新創打造更好的服務。一路走來始終站在趨勢的浪頭,孫民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投入任何一項挑戰。

人物
反骨的南丁格爾——專訪柯乃熒

反骨的南丁格爾——專訪柯乃熒

反骨的南丁格爾——訪柯乃熒
採訪/黃愉芳

從小,媽媽陪伴她在想像中徜徉,爸爸教導她女性也可以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但論點要清楚。高中被選上儀隊的那天,她篤定地拒絕了。所有人都感到匪夷所思,只有爸爸直接告訴教官:我女兒不要就是不要,沒有人可以強迫她。爸爸說那是一個人的自覺,是autonomy(自主性)。這樣的家庭教育,養成了反骨的她。   

人物
從語言看人性 活用AI的實踐家——專訪古倫維

從語言看人性 活用AI的實踐家——專訪古倫維

從語言看人性 活用AI的實踐家——專訪古倫維
採訪/黃愉芳

從大學、碩士到博士都待在資工領域的她,其實在大學時就曾興起轉系的念頭。由於從小邏輯能力就相當地好,即使上了資工系在數理方面的成績依舊優秀,但在大學前根本沒用過幾次電腦,缺乏經驗的她一開始便落後同儕,對於資訊類科目感到十分挫折。

人物
科技結合政治 從理工學者到立法委員——專訪高虹安

科技結合政治 從理工學者到立法委員——專訪高虹安

科技結合政治 從理工學者到立法委員——專訪高虹安
採訪/葉珊瑀

過去曾任鴻海集團工業大數據辦公室主任的經歷,讓高虹安有著對於學界、業界應用AI的經驗與知識。從體制內推動專法,希望能以跨領域的方式為臺灣的AI產業打造更美好的將來。

人物
自然語言處理的靈活應用家——專訪馬偉雲

自然語言處理的靈活應用家——專訪馬偉雲

自然語言處理的靈活應用家——專訪馬偉雲
採訪/廖梓甯

聊天機器人,肯定是大家都不陌生的詞彙。你使用過嗎?不論用來訂房訂車票或是了解資訊,都是蠻好的幫手。然而,你有想過除了收集資訊外,聊天機器人也可以和你「正常聊天」,就像人與人的聊天互動,說南道北,分享生活趣事也可以彼此安慰。若有這樣的聊天機器人,我們就不會常常感到寂寞了吧?但,這真的可以實現嗎?讓我們來探索聊天機器人背後的重要機制—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及該領域的翹楚—─馬偉雲老師。

人物
「問題與答案」的人生曲線——專訪黃從仁

「問題與答案」的人生曲線——專訪黃從仁

「問題與答案」的人生曲線——專訪黃從仁
採訪/何艾玲

黃從仁老師推開了科教中心沉重的大門,踏著輕鬆、愉悅的步伐走進了大廳,他自信的笑容藏不住他的率真。但我在這個當下,還不夠敏銳去察覺到這笑容背後,已經開始在回答我想問的答案。來跟老師見面之前,我閱讀呂方雯寫手專訪老師的專文,十分喜歡他描繪出老師的人生輪廓,不僅是透過遊戲的意象來生趣的捕捉老師的特質,同時也讓我注意到黃從仁老師的路程,比起一般的學者多了些許多的徘徊、曲折之處。於是,我想更深入的了解老師走在這條路的心路里程。

人物
台灣生命倫理的開拓者——專訪蔡甫昌

台灣生命倫理的開拓者——專訪蔡甫昌

台灣生命倫理的開拓者——專訪蔡甫昌
採訪/何艾玲

蔡甫昌教授是國內第一位專攻醫學倫理學的臨床醫師,1999年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獲得生命倫理學博士學位後,回到台灣繼續臨床工作,同時也傾注熱忱在醫學教育上。這20年來,蔡教授對生命倫理學的研究、教學與實務應用貢獻良多,也推動台灣生命倫理的發展與世界接軌,在醫學教育的革新歷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