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普講座

AI報你知
XR中的AI應用

XR中的AI應用

XR中的AI應用
講者/胡敏君(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彙整/田育志
整理自2019.12.07〈AI報你知.AI in XR〉

在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中,其實運用到許多AI技術。本次擔任講者的胡敏君教授,以手勢互動、街景招牌識別與VR內容創作三個面向為主題,並結合自身的興趣,介紹如何利用這些科技來輔助運動員的訓練。

科創講堂
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

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

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
講者/陳昇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暨玉山金控科技長)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8.11〈科創講堂.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與電腦發明有70年的差距,人工智慧發展的困難,透過哲學家博藍尼提出的「博藍尼悖論」給了一個清楚的說明,「我們懂的事情,比我們能表達出來的更多。」,因此限制了賦予機器智慧的能力,直到2010年機器學習的出現,終於讓人工智慧的發展出現一道曙光。

科創講堂
淺談資料視覺化

淺談資料視覺化

淺談資料視覺化
講者/葉奕成(元智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8.11〈科創講堂.人工智慧〉

資料視覺化是資料驅動決策的時代裡面,幫助科學家從數據中進行分析與判斷的重要工具,透過增強使用者理解數據的能力,使其能夠精準的從數據中發掘資訊與洞見,因此視覺化具有幫助使用者快速取得關鍵資訊的功能,也許資料視覺化一詞聽起來很陌生,但其實它早已融入在你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生活周遭常見的捷運地圖、元素週期表等等都是資訊視覺化的經典。

2019 AI嘉年華
堅持走AI這條路──智慧行銷與新「企」機

堅持走AI這條路──智慧行銷與新「企」機

堅持走AI這條路──智慧行銷與新「企」機
講者/ 游直翰(Appier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彙整/廖梓甯
整理自2019.12.28 〈AI嘉年華.當AI成為人的那一天:未來世界的人與社會〉

Appier 在2019年11月宣布完成D輪融資8000萬美金,並被外界冠上「台灣第一隻獨角獸」的封號。當前看似擁有巨大商機的Appier,過去也面臨了多次轉型及挑戰。然而,游執行長對人工智慧的熱情及堅持,讓Appier找到適合的商業模式,也讓公司完成了最初的願景:用AI讓社會更美好更快樂。

科創講堂
零件倒進去,產品就出來:有這麼簡單嗎?

零件倒進去,產品就出來:有這麼簡單嗎?

零件倒進去,產品就出來:有這麼簡單嗎?
講者/陳維超(行品股份有限公司Skywatch Inc.創辦人、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首席AI顧問)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8.11〈科創講堂.人工智慧〉

智慧製造的終極目標,就是把零件倒進去一個神奇機器,就能把產品組裝出來,但是實務上離這個理想還很遙遠的,以電子產品為例,過去幾十年來許多的技術演進,已經將物流、生產與測試自動化的程度大大推進,但是人工的需求還是無可避免的,陳維超擔任英業達首席AI顧問,以英業達的實務案例,如何運用 AI 於產品功能與外觀品質驗證,找出品質問題成因、與提升品質之機會。

科創講堂
如何用人工智慧解決社會問題

如何用人工智慧解決社會問題

如何用人工智慧解決社會問題
講者/謝宗震(智庫驅動公司知識長、D4SG資料英雄計畫主持人)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8.11〈科創講堂.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賦予數據生命,讓過去各種盤點和調查所蒐集到的龐大資料,找到重新被利用的機會,透過資料驅動決策,就能夠對症下藥,利用AI提升社會福祉,究竟AI可以幫助解決哪些社會問題呢?

2019 AI嘉年華
相較於愛情與佛法,AI更具可解釋性

相較於愛情與佛法,AI更具可解釋性

相較於愛情與佛法,AI更具可解釋性
講者/黃從仁(臺大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彙整/羅崇綱
整理自2019.12.28 〈AI嘉年華.當AI成為人的那一天:未來世界的人與社會〉

還記得在準備大學入學面試時,老師總會警告:「記得千萬不要搞怪!」不要搞怪的意思很簡單,將五顏六色的頭髮染回黑色,或將時下流行的潮T改回西裝,總之去回想想阿嬤的乖孫該長怎樣,面試那天打扮成那樣就對了!如果今天面試官從人類換成無法被窺見喜怒哀樂的AI,那又該如何成功達陣呢?

科創講堂
醫療資訊管理以及巨量健康資料分析應用

醫療資訊管理以及巨量健康資料分析應用

醫療資訊管理以及巨量健康資料分析應用
講者/徐建業(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資訊管理系所)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6.29〈科創講堂.智慧醫療〉

最近流行的精準醫療其實講的大部分是所謂的個人化醫療。每個人生來就不同,後天環境也不同,所以接受到的醫療照護也需要針對個人的特質來修改。雖然精準醫療比個人化醫療範圍大,但是,我們可以把個人化醫療看作是精準醫學的醫療實踐。我們利用資訊管理及巨量健康資料應用技術建立智慧醫療系統,輔助醫師可以針對每一個病人提供客製化醫療服務,徐建業指出,從醫療資訊發展的歷程來看,首先是先將紙本健康資訊數位化並整合,之後要將健康數據標準化並且可以在不同的醫院資間互相交換,最後一步就資料的分析然後建立智慧醫療系統化進行實務上的應用。

2019 AI嘉年華
人工智慧對於醫師人力需求的影響

人工智慧對於醫師人力需求的影響

人工智慧對於醫師人力需求的影響
講者/陳彥元(臺大醫院教學部主治醫師兼副主任 )|彙整/羅崇綱
整理自2019.12.28 〈AI嘉年華.當AI成為人的那一天:未來世界的人與社會〉

根據《今周刊》2019年12月的報導,130位台灣醫護人員自發性發起醫療服務團,將健康外送到人口數約十萬人的尼泊爾小鎮,進行為期兩天的義診,總共服務人次接近七千人。其實,對國內外都相同,台灣的高品質醫療或許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然而,強勢競爭者AI的出現,會對這一切造成什麼影響呢?

科創講堂
光學導引AI硬膜外針之研發與應用

光學導引AI硬膜外針之研發與應用

光學導引AI硬膜外針之研發與應用
講者/丁乾坤(臺北榮總一般麻醉科主任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6.29〈科創講堂.智慧醫療〉

麻醉的發明是醫學上最重要的發展之一,也是促進外科進步的關鍵因素,在三國故事中,關公接受刮骨療傷,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還可以氣定神閒的與馬良下棋,但是現實中的一般人,沒有麻醉不可能忍受手術的巨大痛苦,丁乾坤說明,過去麻醉醫師只能靠自己的經驗來實作,現在有了AI科技的輔助之下,就可以大幅降低麻醉風險,提高醫療品質。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