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普講座

科創講堂
台灣蛾類顏色多樣性的人工智慧分析

台灣蛾類顏色多樣性的人工智慧分析

台灣蛾類顏色多樣性的人工智慧分析
講者/沈聖峰(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
轉載自2018.03.11〈科創講堂.AI人工智慧〉

人類的生存和地球生態息息相關,若是希望人類與地球的生物圈能夠共榮共存,必定要了解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這也是每個生物學家努力的目標。傳統的生物研究可能有其限制,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沈聖峰則引入人工智慧技術,嘗試從新的觀點來看問題。

科創講堂
物聯網科技與智慧農業

物聯網科技與智慧農業

物聯網科技與智慧農業
講者/黃能富(清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
轉載自2018.01.14〈科創講堂.ICT資通訊科技〉

我們以農立國,科技應該要服務農業,目前農業和科技走得太遠,我們應該把它們融合起來。物聯網怎麼幫農業提升產值、品質?農業目前碰到的最大問題是缺工,我們如何利用自動化來減少人力需求?

科創講堂
駭客攻防戰

駭客攻防戰

駭客攻防戰
講者/孫宏民(清大資訊系統與應用所所長)│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
轉載自2018.01.14〈科創講堂.ICT資通訊科技〉

大家都知道駭客,但駭客其實還分兩種。黑帽駭客是以利益為導向,專門尋找系統或程式漏洞,會入侵網站與裝置,竊取個人資料,牟取不當的利益。黑帽駭客對金錢特別有興趣,例如在2016年,台灣曾發生銀行ATM被駭事件,多台ATM在駭客操控之下自動吐鈔,讓銀行損失不貲。相對於黑帽駭客的行徑,白帽駭客則像是站在正義的一方,他們具有駭客的知識與能力,了解駭客的手法,能夠修補網站漏洞與城市漏洞,阻絕黑帽駭客的攻擊。一般而言,公司裡的系統管理員就屬於白帽駭客。相對於黑帽駭客的攻擊角色,白帽駭客扮演的是「守」的角色。

科創講堂
看不見的機器人——社群網路背後的語意理解智慧

看不見的機器人——社群網路背後的語意理解智慧

看不見的機器人—社群網路背後的語意理解智慧
講者/黃鐘揚(台大電機系教授)│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
轉載自2018.03.11〈科創講堂.AI人工智慧〉

比起打客服電話,我們現在可能更喜歡用Line、Messager等通訊軟體詢問客服部門,一來我們不需要等電話接通,二來對話期間還能做其他事情,我們甚至能做完其他事情後再繼續對話,而客服人員還能夠一對多服務。不過你能想像嗎?未來這些網路客服的背後,很可能都是「看不見的機器人」;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黃鐘揚特別解釋,現在的機器人不一定是人形,也已經不一定有那麼一部機器。

科創講堂
微股力:金融社群對話機器人

微股力:金融社群對話機器人

微股力:金融社群對話機器人
講者/溫明輝 (台北商業大學商業設計與管理系助理教授)│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
轉載自2018.03.11〈科創講堂.AI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軟體已經悄悄應用在許多網路服務中,一個成功的App除了利用網路上累積的巨量資料,也必須善用社群心理學。本場專題演講,透過「微股力」個案分析,一窺從資料分析、應用程式開發、甚至創業的一連串挑戰。

科創講堂
從分析到創作——談人工智慧應用於音樂的想像與真實

從分析到創作——談人工智慧應用於音樂的想像與真實

從分析到創作—談人工智慧應用於音樂的想像與真實
講者/蘇黎(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
轉載自2018.03.11〈科創講堂.AI人工智慧〉

音樂是人類非常重要的能力,而且十分主觀。人工智慧在音樂領域的應用,大家會有非常多的想像。
科創講堂
機器透過互相砥礪來學習創造:對抗式學習

機器透過互相砥礪來學習創造:對抗式學習

機器透過互相砥礪來學習創造:對抗式學習
講者/李宏毅(台大電機系教授)│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
轉載自2018.03.11〈科創講堂.AI人工智慧〉

你可能覺得人類與機器最大的不同,在於人類會創作,就算是人工智慧,機器也只是擅長找規則,想要創作可能還要很久,對吧?這可不一定,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助理教授李宏毅說:「機器可以藉由互相砥礪學會創造。」這個新的機器學習技術就是對抗式學習。
科創講堂
雲霧飄裊,無所不在的智慧:物聯網、霧運算到雲端大數據

雲霧飄裊,無所不在的智慧:物聯網、霧運算到雲端大數據

雲霧飄裊,無所不在的智慧:物聯網、霧運算到雲端大數據
講者/施吉昇 (台大資工系教授)│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
轉載自2018.01.14〈科創講堂.ICT資通訊科技〉

2014年,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在股東會上表示:「物聯網是下一個大事!」物聯網頓時成為熱門話題,但到底什麼是物聯網?它跟大數據有何關係?

科創講堂
人工智慧在影像處理與電腦視覺之應用

人工智慧在影像處理與電腦視覺之應用

人工智慧在影像處理與電腦視覺之應用
講者/莊永裕(台大資工系教授兼主任)│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
轉載自2018.03.11〈科創講堂.AI人工智慧〉

電話響了,我們會去接;看見車子,我們會閃避。這些動作對我們來說很簡單,但是機器人做得到嗎?最新的人工智慧發展,已經能夠讓機器感知世界了。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莊永裕分享了人工智慧技術在電腦影像及視覺上的應用。
科創講堂
AI並不神秘,不過就是要問一個好問題

AI並不神秘,不過就是要問一個好問題

AI並不神秘,不過就是要問一個好問題
講者/蔡炎龍(政大應用數學系教授)│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
轉載自2018.03.11〈科創講堂.AI人工智慧〉

類神經網路是機器的大腦,架構好類神經網路,提供資料訓練它,就可以讓機器去學習,最後機器學會了做一件事情,例如下棋,似乎就產生了「智慧」,我們稱為人工智慧。這中間的運作原理是什麼呢?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蔡炎龍說:「人工智慧就是學一個『函數』。」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