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危機:水、糧食、能源、環境

水資源分配、河川與海洋汙染、土壤污染、土壤鹽化與退化、人口爆炸與糧食危機、環境汙染(交互作用、跨地域性)、能源短缺

日本福島核事故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disaster)– 反應爐事故演變

日本福島核事故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disaster)– 反應爐事故演變
大葉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吳佩學副教授/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責任編輯

思考問題:

1. 福島核廠反應爐出事過程的關鍵點?

2. 福島核災的搶救和善後都是長期的工程,需要哪些專業人才的投入?

圖1:3月16日衛星拍攝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影像。從右至左分別是在事故中嚴重損壞的1號機至4號機組。 (圖片來源:http://tinyurl.com/5s5cjv5)

冷卻系統失靈與氫爆
福島第一核電廠在地震發生後,安全系統自動啟動,控制棒成功插入爐心,核分裂連鎖反應停止;但是海嘯將輸配電系統沖毀,造成廠外電源喪失(也許強震時即已喪失)。緊急柴油發電機成功啟動供電,緊急安全系統開始運作。柴油發電機供電1小時後停止運轉,原因為海嘯造成柴油發電機燃料供應系統的故障,緊急安全系統因沒有交流電而無法運作。反應器可能發生小破口冷卻水流失事故,造成冷卻水自壓力槽的流失。

2011年德國大腸桿菌疫情 (EHEC infection outbreak in Germany)—(3)疫情與防治 (outbreak & prevention)

2011年德國大腸桿菌疫情 (EHEC infection outbreak in Germany)—3)疫情與防治 outbreak & prevention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王瑜琦助理教授/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責任編輯

思考問題:

1. 2011年疫情中大腸桿菌感染的病原確定一波三折,可能原因為何?

2. 控制和預防疫情要注意哪些重點?

德國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如何?
現今德國正經歷一嚴重的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元兇是期中一高病原性的亞群稱為產生類志賀毒素大腸桿菌(shigatoxin-producing E. coli, STEC)。少部分病例出現溶血性尿毒症侯群 (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 HUS)併發症,其特徵為溶血性貧血(hemolytic anemia)、血小板數量下降(血小板減少症;thrombocytopenia)和急性腎衰竭(尿毒症(uremia);是一種會對生命有威脅的嚴重疾病。

有多少國家與此次疫情有關?
至今除了德國之外,已有12個國家傳出病例,包括奧地利、瑞典、丹麥、波蘭、英國、瑞士、捷克、法國、挪威、西班牙、荷蘭和美國。這些病例基本上都是最近有拜訪德國北部地區,或是其中一例是接觸到來自德國北部有出血性大腸桿菌病例的遊客。

全球水環境變化對於人類和生態系統的影響(2):人類用水對流域和沿海地區的影響

地下水水位降低對生態系的衝擊包括淺井會乾涸,地表水也會減少,相對的會有地層下陷的情形,或是海水入侵得現象。這些都會造成可取用的地表水或是飲用水和可用的灌溉用水減少,而且水質也會下降,或是因海水入侵造成地表水的鹹化(salinization)。同時為了競爭地下水,衝突會增加,整個獲取地下水,或是水處理,或是公共供水的成本均會上升。另一種水環境的變化是水流的改變,下游的飲用水會減少,與水相關的疾病會增加。且水流改變可能造成內陸魚群的減少,或是淡水的鹹化,有些區域還可能成為洪水氾濫危險區,因此可能還要有防洪措施,甚至整個社區遷移。水流的改變還會造成生態系統破碎化(Ecosystem fragmentation),濕地可能被填埋,沉積物送到沿海的情況會減少,如此一來會造成沉積物曾多,水庫的壽命會減少等問題。...
挑戰與危機:水、糧食、能源、環境
全球水環境變化對於人類和生態系統的影響(1):氣候變化對全球水文體制的干擾

全球水環境變化對於人類和生態系統的影響(1):氣候變化對全球水文體制的干擾

全球水環境(water environment)變化對於人類和生態系統(Ecosystem)的影響(1):氣候變化對全球水文體制(hydrological regime)的干擾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
張朴性教授/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責任編輯

思考問題:

1. 氣候變化對於水文體制的干擾主要發生於哪些領域?

2. 水文體制的干擾對人類的負面影響已經被證實的有哪些?

海洋是全球氣候的主要調節器,也是溫室氣體的重要儲存槽。然而在陸地和大洋盆地(ocean basin)等各層面,水循環(water cycle)正受到長期氣候變化的影響,從而威脅著人類安全。氣候變化影響著北極地區的溫度、海冰和陸地上的冰,包括山地冰川;他們同時還影響著海洋的鹽度和酸化情形、海平面高低、降水模式,也可能引起極端氣候事件,甚至影響世界海洋的循環體系(ocean circulatory regime)。

圖1:珊瑚因和二廠排放的廢水溫度高於一般海水,導致珊瑚的白化。

(圖片來源: 台灣科學教育館http://elearning.ntsec.edu.tw/files/15-1005-7665,c2091-1.php )


挑戰與危機:水、糧食、能源、環境
平流層臭氧消耗

平流層臭氧消耗

平流層臭氧消耗 (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王瑜琦助理教授/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責任編輯

思考問題:

1. 為什麼會出現臭氧洞?

2. 氟利昂(CFCs)為什麼會被大量使用?與臭氧洞的關係?

臭氧層消耗是地球大氣上空平流層(臭氧層)的臭氧從1970年代開始,以每十年4%的速度遞減的一種現象。在南極,臭氧耗損的情況更為嚴重,稱之為「臭氧洞」(Ozone Hole)。其實臭氣洞並不是真正有個「洞」,而只是表示臭氧含量反常稀少的區域。表示臭氧含量反常稀少的區域。南極臭氧層厚度變化極大,從100至400 Dobson Unit (DU),而厚度若在220 DU以下,即稱為臭氧層破洞。(1 DU是每平方公尺有2.69×1020 個臭氧分子)。

圖1:2006年9月觀測到至今最大的南極臭氧洞。洞的面積平均是9千7百50萬平方公里。藍色和紫色是臭氧密度較低處。 (圖片來源: NASA — http://www.nasa.gov/vision/earth/lookingatearth/ozone_record.html)

《蒙特婁議定書》和管理臭氧層破壞物質

《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 和管理臭氧層破壞物質 (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ODS)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王瑜琦助理教授/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責任編輯

思考問題:

1. 為什麼《蒙特婁議定書》被認為是最成功的國際協議?

2. 管制臭氧層破壞物質的努力,哪些地方有了收穫?哪些困難還要克服?

平流層臭氧可以阻擋有害的紫外線進入到地表,對於保護地球上生態系統非常重要。自從1974年兩位美國科學家Frank Sherwood Rowland和Mario J. Molina提出人造氟氯碳化物 (也稱作氟利昂)(chlorofluorocarbons 簡稱CFCs) 會破壞臭氧層的說法以來,陸續出現的觀測數據已經證實CFCs 是造成臭氧層破洞的元兇。由於CFCs自從1970年來已經被大量使用在工業產品上,要遏止臭氧層耗損繼續惡化,必須先判定到底哪些物質是會耗損臭氧層,然後才可以提出相關管制措施上的國際合作和行動。

圖1: 1980 — 2100 年國際協議對平流層中存在的消耗臭氧層物質的預測量產生的影響 (圖片來源:《全球環境展望 4》, p. 71)

極地臭氧層空洞(Arctic and Antarctic ozone hole)和對生態的衝擊

極地臭氧層空洞(Arctic and Antarctic ozone hole)和對生態的衝擊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王瑜琦助理教授/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責任編輯

思考問題:

1. 為什麼南極的臭氧層耗損特別嚴重?

2. 臭氧層耗損會對北極地區生態系統造成哪些衝擊?

南極臭氧層空洞 (Antarctic ozone hole)
南極臭氧層空洞成為國際注目的焦點,是起於1985年發表在《Nature》的一篇文章,其中英國南極觀測站(British Antarctic Survey)的科學家Joesph Farman, Brian Gardiner, 和 Jonathan Shanklin報告他們發現,從1977~1984年,每年南半球的春季時(約9~12月)南極上空的大氣臭氧含量約減少了40%以上。其他研究機構也證實這項發現,並指出臭氧量急遽減少的區域面積甚至大於南極大陸,高度則是介於12~24公里之間的平流層,這就是所謂的「臭氧洞」(圖1)。其實並不是真正有個「洞」,而只是表示臭氧含量反常稀少的區域。南極臭氧層厚度變化極大,從100至400 Dobson Unit,而厚度若在220 Dobson Unit以下,即稱為臭氧層破洞。另一種臭氧層破洞定義方式是指臭氧密度不到1975年值的33%的區域。

圖1:1980-2006年 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面積的變化情況 (圖片來源:NASA,《全球環境展望 4》p. 69 )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氫氣爆炸(hydrogen explosion)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氫氣爆炸(hydrogen explosion)
大葉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吳佩學副教授/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責任編輯

思考問題:

1. 福島第一核電廠氫氣爆炸的原因為何?

2. 核災的發生的狀況複雜,除了核電廠的多重防護設備之外,還要注意什麼?

氫氣爆炸 vs. 核爆
日本福島核電廠的爆炸不是核爆而是氫氣爆炸。福島核電廠使用輕水式反應器,輕水也就是普通水;從維持核分裂連鎖反應的機制來說,輕水式反應器具有自我抑制的特質,即核分裂連鎖反應不會於事故中失控,於瞬間產生大量的能量,造成反應器的解體。使用輕水式反應器電廠的反應器爐心燃料只會熔毀(nuclear meltdown),不會爆炸。

車諾比核電廠事故造成的健康傷害

車諾比核電廠事故造成的健康傷害
大葉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吳佩學副教授/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責任編輯

思考問題:

1. 為什麼車諾比核災發生20多年後,國際間對於造成傷害的評估還沒有共識?

2. 德國社會用哪些方式來處理災變後的恐慌?

圖1:TORCH報告中提出的銫-137輻射污染分佈圖。這是1995-98之間歐盟和歐盟會員國在歐洲各地進行量測的結果。單位是(kbq/m2, Ci/km2) 。 (圖片來源:《TORCH報告》, p. 32)

車諾比核電廠事故發生至今已經滿25年了,但是這個災變到底造成多少損失?目前對於傷亡的估計並沒有一致的共識。缺乏共識的原因主要是:1)導致災變發生主要是人為的錯失,牽涉到複雜的政治社會因素。災變當下蘇聯當局刻意隱瞞或模糊事件的嚴重性,也缺乏公開透明的數據資料。2)1991年蘇聯瓦解後,災情最嚴重的三個國家白俄羅斯,烏克蘭,俄羅斯(至今)仍然缺乏賢能清廉的政治運作,官方提供的資料的可信度缺乏民間團體的檢證。3)災變損失涉及經濟生產的變動,人口強制遷移,輻射的長期後遺症,社會心理的創痛等,許多效應是不容易有客觀量化的測量準則。

面對這三方面的困難,必須透過跨國合作(包括官方和非官方組織,以及專家社群的共同參與)才有能力對車諾比災變提出比較有公信力的評估報告。一直到核災發生20年後出現的國際合作的報告仍然有許多爭議點。以下簡介其中2份重要報告。

車諾比核電廠事故對社會文化的衝擊:以德國為例

車諾比核電廠事故對社會文化的衝擊:以德國為例
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責任編輯

思考問題:

1. 車諾比核災除了有形的衝擊之外,還有哪些無形的影響?

2. 德國社會用哪些方式來處理災變後的恐慌?

圖1:2003年車諾比核電廠附近Prypiat市的教室, 整座城市災變後居民緊急撤離成為廢成。(攝影:Rüdiger Lubrucht)

1986年車諾比核災除了輻射落塵導致短期和長期的生理傷害,經濟上的損失,也在國際社會間造成社會心理和政治體制上重大的衝擊。以德國社會為例,車諾比核災引發廣泛對核能安全的戒慎警覺態度,出現了「風險社會」的名詞和討論,也因此成立聯邦環境部來應付環境問題的挑戰。文化媒體界則呈現了科學數字無法傳達的,直接和間接受害者的驚恐和創痛。2011年在日本福島核災之後3個月內,德國朝野政黨在廣大民意支持之下,一致支持2022年前境內核能電廠全部除役的決定。這股廢核的決心和行動的起始點,就是25年前車諾比事故的震撼經歷。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