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家傳記

化學傳記: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lenn Theodore Seaborg(二)

化學傳記: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lenn Theodore Seaborg(二)
國立師範大學化學系陳奕竹研究生/國立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葉名倉責任編輯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Glenn Theodore Seaborg)

生平

西博格出生於密西根州,具有瑞典血統,是赫爾曼西奧多(泰德)(Herman Theodore (Ted))和塞爾瑪奧利維亞埃里克森西博格(Selma Olivia Erickson Seaborg)的兒子,他有一個姊姊,名為琴娜德(Jeanette)。

當西博格還是小孩時,他的家庭就搬到了西博格的家鄉”Home Gardens”,其後這裡便屬於加州南區,洛杉磯城的市郊。

化學傳記: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lenn Theodore Seaborg(一)

化學傳記: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lenn Theodore Seaborg(一)
國立師範大學化學系陳奕竹研究生/國立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葉名倉責任編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Glenn Theodore Seaborg)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瑞典語:Glenn Teodor Sjöberg,英語:Glenn Theodore Seaborg,1912年4月19日-1999年2月25日)是一位在1951年因發現”超鈾元素(transuranium elements)”而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國核化學家,他已發現並分離了十種元素。

他同時也發展出錒族元素的觀念,使得放射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能有正確的排列。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裡,他花了大部分的職業生涯卻做為一個教育家與研究學家,並且成為了該校史上第二個校長,不過他仍以大學教授的職業為主。

化學傳記: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里奧.何塞.莫利納(Mario J. Molina)(三)

化學傳記: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里奧.何塞.莫利納(Mario J. Molina)(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三年級羅鈞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馬里奧.何塞.莫利納(Mario J. Molina)(三)

Autobiograohy 自傳 (續)

對我來說,雪莉羅蘭一直都是一個完美的導師和同事,我非常珍惜和他合作的機會以及跟他和他的妻子瓊間的友誼。當他1974年上半年到維也納休假時,我們也持續通過郵件和電話保持聯絡。在那短暫的休假時間內,我們仍然有許多交流的郵件,可見當時我們都十分專注在我們的研究進度,我們依然持續不斷的改進我們的臭氧損耗理論。不久之後,雪利和我發表了幾篇關於氟氯碳化物的臭氧問題的文章,我們在科學會議上提出我們的研究結果,也在立法院的意見聽取會上說明控制氟氯碳化物的排放量的可能性。

化學傳記: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里奧.何塞.莫利納(Mario J. Molina)(二)

化學傳記: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里奧.何塞.莫利納(Mario J. Molina)(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三年級羅鈞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馬里奧.何塞.莫利納(Mario J. Molina)(二)

Autobiography 自傳 (續)

在柏克萊的那些日子一直是我的生活中最美好的時光。我剛抵達那裡時,正是自由言論運動結束之後。我有機會去探索許多領域,並擁有很好的環境來研究令人興奮的科學智力刺激研究。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第一次探導科學和技術對社會的影響。我記得當時我對於高功率化學雷射器被用來開發核武器感到很失望,我希望我的研究是能對社會是有幫助的,而非害人的目的。

化學傳記: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里奧.何塞.莫利納(Mario J. Molina)(一)

化學傳記: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里奧.何塞.莫利納(Mario J. Molina)(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三年級羅鈞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馬里奧.何塞.莫利納(Mario J. Molina)(一)

Born :  出生於1943年3月19日墨西哥市
 

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 麻省理工學院,劍橋,麻州,美國

Prize motivation: 由於他們在大氣層化學,特別是關於臭氧的形成與分解方面之貢獻。

Field: 大氣和環境化學

化學傳記: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Frank Sherwood Rowland(二)

化學傳記: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Frank Sherwood Rowland(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陳欣蕙研究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Frank Sherwood Rowland)–天空之反應機構,臭氧層的破壞 (續)

 
貢獻:
 
臭氧,一個我們看不到,卻又默默保護者我們,抵擋紫外線的氣體,由於臭氧會吸收紫外線,經由光化學反應,會形成三種不同形式的氧(O,O2,O3),也因為有這種特性,因此可以吸收紫外光,在1970年代,荷蘭的氣象學家-同為1995年諾貝爾獎得主保羅‧約澤夫‧克魯岑(Paul Crutzen)認為氮氧基(NO或NO2),會消耗大氣中的臭氧;
 
 
 
 

 

化學傳記: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Frank Sherwood Rowland(一)

化學傳記: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Frank Sherwood Rowland(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陳欣蕙研究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Frank Sherwood Rowland)–天空之反應機構,臭氧層的破壞

弗蘭克‧舍伍德‧羅蘭(Frank Sherwood Rowland)出生於1927年6月28日,在家中排行老二,他是出生在俄亥俄州(Ohio)的一個小鎮 – 德拉瓦(Delaware)市,他的父親是俄亥俄衛斯理大學(Ohio Wesleyan)的數學系教授,他在求學的表現也異於常人,在他16歲前的幾個星期,他就已經取得高中學位。

他第一次接觸到有系統的實驗還有數據的收集,是在他高中的時候,他的高中老師在暑假時,邀請他參與一個為期兩星期的氣象站義工活動,他在擔任義工的期間,負責監測氣象的最高溫與最低溫還有降雨的紀錄,這也是他第一次參與大氣科學的工作。

化學傳記:199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喬治˙安德魯˙歐拉(George Andrew Olah)

化學傳記:199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喬治˙安德魯˙歐拉(George Andrew Olah)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邱緯航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喬治˙安德魯˙歐拉(George Andrew Olah)

喬治˙安德魯˙歐拉(George Andrew Olah)1927年5月22日出生,是一個美國籍匈牙利化學家。他在超強酸穩定碳陽離子的研究中有傑出的貢獻,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在不久後也獲得了美國化學協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所頒發最高榮譽的普利斯特理獎章(Priestley Medal)。

化學傳記: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托馬斯.羅伯特. 切赫 (Thomas Robert Cech)

化學傳記: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托馬斯.羅伯特. 切赫 (Thomas Robert Cech)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四年級梁家榮/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托馬斯.羅伯特. 切赫 (Thomas Robert Cech)

198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Dr. Thomas Robert  Cech於1947年12月8日出生在美國依利諾州的芝加哥,但由於芝加哥環境較複雜,因此為了小孩的生活環境著想而舉家遷居到美國中部的愛荷華州。也因為環境單純而且附近有許的知名大學,而給了Cech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1966年Cech進入格林內爾大學就讀,大學畢業後又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博士。並在1975年取得博士學位的同年,到了麻省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

化學傳記: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Charles J. Pedersen

化學傳記:198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Charles J. Pederse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林明楠博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查爾斯•約翰•佩德森(Charles J. Pedersen)
 
出生:1904年10月3日,釜山,韓國。

逝於:1989年10月26日,塞勒姆,新澤西州,美國。
 
當時得獎時所屬:杜邦,威爾明頓,DE,美國

得獎的理由:他的研究對植物的生物學產品的重要性,特別是生物鹼。
 
領域:有機化學,天然物化學。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