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相殘,cannibalism

同類相殘(Cannibalism)-動物篇-下

同類相殘(Cannibalism)-動物篇-下
台北縣碧華國民中學自然領域張世玪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四)食物短缺:當環境中缺乏食物時,成體會吃掉一些幼小的個體,使種族得以延續。
實例
1.摩門蟋蟀:此種樹螽會在食物短缺時進行群體大遷移,在遷移期間,若有個體停止遷移的行動時,便會被其他同伴圍攻而食。
2.鹹水鱷:當食物短缺時,沒有太大抵抗能力的小鱷魚,經常會變為成年同類捕食的對象。

(五)過度競爭:當族群中個體數量過多時,常常會造成生存的壓力,有些動物便會吃掉同  類,除了可確保自身的生存之外,也可避免因數量過大而造成食物或空間
不足,導致種的滅亡。
實例
1.老鼠:當族群數量過多的時,老鼠會將同類吃掉,可紓解族群的緊張狀態並避免食物不足。
2.蟑螂:在空間過份擁擠時,剛蛻皮的蟑螂若蟲及受傷的成蟲,很容易成為其他同伴捕食的對象。
3.沙虎鯊:沙虎鯊為胎生魚類,胚胎在母體子宮內孕育時,先孵出來的小沙虎鯊會將後艀出的小鯊吃掉,增加自己日後的生存機會。→子宮內同類相殘(intrauterine cannibalism)

(六)天生的習性:有些動物會進行同類相殘是天性所使然。
實例
1. 蠍子:習於獨居的蠍子遇到同伴時經常會互相打鬥,將對方殺死後並吃掉。
2. 鬃獅蜥:鬃獅蜥幼體之間的同類相殘,通常是吃掉對方的指頭或尾巴;當成體跟幼體共處時,成體會將幼體視為獵物而加以捕殺。

同類相殘(Cannibalism)-動物篇-上

同類相殘(Cannibalism)-動物篇-上
台北縣碧華國民中學自然領域張世玪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一、定義:
同類相殘(cannibalism)是一種同種動物之間相食的行為,在某些動物的生活史中或是特定的情形下會發生。同類相殘可能是生物因應環境改變的一種短期策略,也可能是經由天擇,對族群中較為不利的基因進行淘汰的演化結果。
若同類相殘時,被殺害的對象為嬰幼兒,則稱為殺嬰現象(infanticide)。為了讓自己的子代得到較好的照顧,殺害其他成員子代的殺嬰現象,在某些鳥類或哺乳類動物中,算是相當普遍的現象;但是要殺掉或吃掉自己的子代,則相當罕見。

二、發生的原因:
(一)提高交配成功率:動物在交配時,雌性會把對方當成食物,這種同類相食的情形有利於種族的延續。
實例
1.紅背蛛:澳大利亞雌性紅背蛛在交配過程中,雌蛛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用來吃掉雄蛛,雄蛛 因此可換取更長的交配時間。
2.螳螂:公螳螂會躍上母螳螂背部,一旦交配成功便立即逃離,有時母螳螂會將公螳螂的頭吃掉,但在之後的數小時中,仍能繼續進行交配的過程。

(二)做為母親產後的補品:此種同類相殘能夠恢復母體生產後的部分體力,也可為下一次的生產預做準備。
實例
1.響尾蛇:雌性響尾蛇吃掉部分死胎或者無法活下去的後代,生產後的母蛇,其體重平均有11%是由吃掉自己的親生骨肉而獲得。
2.蘭嶼長尾南蜥:當有蛇入侵時,母蜥蜴會先保護自己的蛋,如果無法抵擋時,母蜥蜴會將自己的蛋吃掉以獲得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