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合物

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

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世稱「黃色炸藥」的2,4,6-三硝基甲苯(2,4,6-trinitromethylbenzene)為一種無色或淡黃色晶體,熔點為354 K (178 °F或 80.9 °C),又稱為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或簡稱TNT。TNT帶有爆炸性,由德國化學家Joseph Wilbrand於1863年發明,其結構式如下:

TNT由甲苯經硝化製得,目前多採用三段硝化法。一段硝化中甲苯被硝化成一硝基甲苯(MNT),二段硝化中MNT被硝化成二硝基甲苯(DNT)。三段硝化是將DNT硝化為TNT,需要幾乎不含水的混酸。

精煉的TNT十分穩定,其與硝化甘油(nitroglycerin)不同,TNT對於摩擦、震動等都不敏感,因此它可以存放多年。但TNT遇鹼會發生強烈反應,生成不穩定的化合物。TNT炸藥可產生4.2 MJ/kg的能量,事實上TNT燃燒時比脂肪(38 MJ/kg)和醣類(17 MJ/kg)釋放出更少的能量,但因TNT會非常迅速地燃燒並釋放能量,所以便產生爆炸現象。

乙醯柳酸(Acetylsalicylic acid)

乙醯柳酸(Acetylsalicylic acid)
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乙醯柳酸(acetylsalicylic acid)俗稱為「阿斯匹靈」(Aspirin),屬於單質子酸,化學式為C9 H8 O4。阿斯匹靈結晶的熔點為138-140℃,可溶於熱水,但幾乎不溶於冷水,溶解度為1 mg/mL (20 °C)。但是阿斯匹靈易溶於乙醇、乙醚及氯仿等有機溶劑中。阿斯匹靈於1897年由拜耳公司研究室的德國化學家霍夫曼(Felix Hoffman)合成,並在1899年正式推出。

合成阿斯匹靈的方法,可由柳酸(salicylic acid)和醋酸酐(acetic anhydride)在酸性觸媒(磷酸或硫酸)或鹼性觸媒(醋酸鈉)的催化下化合而成。再利用阿斯匹靈幾乎不溶於冷水的特性,使其析出白色的晶體,達到純化的效果。

戴奧辛(Dioxin)

戴奧辛(Dioxin)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戴奧辛」是右圖中互屬於同分異構物的任一分子,這些同分異構物被稱之為1,2-戴奧辛及1,4-戴奧辛,以上兩種戴奧辛都屬於雜環族化合物,分子式皆為C4H4O2。 1,2-戴奧辛因為其類似過氧化物的性質所以極不穩定。 右下圖表列了1,4-戴奧辛的一些基本性質。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