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熊原理

貓熊在演化理論中舉足輕重?—「貓熊原理」(Panda Principle)

貓熊在演化理論中舉足輕重?—「貓熊原理」(Panda Principle)
新北市崇光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陳昱儒實習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Atlanta_Zoo_Panda

AtlantZooPanda 來源:維基百科

因為大貓熊(Giant panda)團團、圓圓來台,霎時間掀起一陣貓熊旋風,最盛時期的問候語就是:「你去看過貓熊了嗎?」你知道嗎?貓熊不僅是外表可愛討喜、珍貴稀有,牠的特徵在演化上也有特別的意義,本篇文章所要介紹的就是演化理論中的「貓熊原理」(Panda Principle)

大貓熊的第六個指頭—「貓熊原理」(Panda Principle)
大猫熊(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分類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大貓熊屬。大熊貓在形態特徵上有著特別之處,食肉目動物的腳掌特徵為五指合併,而大熊貓因為生存棲地因素,食性高度專一化,99%的食物為竹子,為了能固定竹子以便食用,拇指邊上有由腕骨突起的偽指。這也說明了當生物必須適應新的環境條件時,無法完全擺脫過去的演化,只能進行形態上的微調,就如同大貓熊無法讓指頭再次分開,只能產生新的偽指來協助其進食,這就是所謂的「貓熊原理」(Panda Princ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