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

DNA結構65週年回顧

DNA結構65週年回顧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葉綠舒

1953年4月25日,《自然》(Nature)期刊上刊登了三篇論文。第一篇是由華生(James D. Watson,1928-)與克里克(Francis Crick,1916-2004)共同撰文的《去氧核糖核酸的結構》(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其它兩篇則分別由威爾金斯(Maurice H. F. Wilkins,1916-2004)、史多克斯、威爾生以及富蘭克林(Rosalind E. Franklin,1920-1958)、葛思林共同撰寫。

富蘭克林的科學傳統

富蘭克林的科學傳統
知識通訊評論第40期

美國開國員勳富蘭克林曾在倫敦居住十六年,在那他以科學研究逃避外交協商的紛擾,最近倫敦開放他的故居,重現他的那種科學傳統。

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大概是啟蒙時代最負盛名的美國人,一七五二年他在費城,將一端繫有一條細桿,另一端縛著一把鑰匙的絲綢風箏放進暴風雨裡,博得科學聲名。他從而展示閃電是由閃現的電所組成。

在他漫長的人生中,富蘭克林對好幾個科學學門做出許多貢獻。他發現科學研究是讓他得以從動亂複雜的外交協商角色裡,暫時跳脫出來的愉悅休憩;他的外交工作包括請求廢止英國國會於一七六五年對美洲殖民地賦加的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