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數

布里格斯的《對數算術》與對數表的製作(III)

布里格斯的《對數算術》與對數表的製作(III) (Briggs’ Arithmetica Logarithmica and the creation of logarithmic table, part 3)
臺北市立西松高中蘇惠玉教師

連結:布里格斯的《對數算術》與對數表的製作(II) 

《對數算術》第 $$8$$ 章

在第 $$6$$、$$7$$ 兩章中,布里格斯為了處理連續開方,需要花費相當大的時間與精力在作開方的計算上。因此,他需要有個方法可以幫助他減少計算量,他將使用的方法寫在第 $$8$$ 章,稱為差分法(difference method)。

布里格斯在作開方時,發現一個 $$1$$ 點多的數開方,小數部分的值幾乎是原本的二分之一,藉由這樣的觀察,他利用與一半的「差距」,用一系列的演算法求得連續開方的下一項,以減少龐大的開方工作量。

首先,布里格斯選擇作連續幾次平方根後,小數點後面有 $$3$$ 或 $$4$$ 個 $$0$$ 之數為起始值,

分別計算 $$B,C,D,E,F$$ 等欄位的值,他們之間的關係如下:

54036_c1

他從 $$6^9/10^7=1.0077696$$ 開始作連續開方,其中 $$1+A_n$$ 表示作第 $$n$$ 次開方的值,

並依序計算相對應的 $$B,C,D,E,F$$ 等欄位的值。

布里格斯的《對數算術》與對數表的製作(II)

布里格斯的《對數算術》與對數表的製作(II) (Briggs’ Arithmetica Logarithmica and the creation of logarithmic table, part 2)
臺北市立西松高中蘇惠玉教師

連結:布里格斯的《對數算術》與對數表的製作(I) 

《對數算術》第 $$5$$~$$7$$ 章

第 $$5$$ 章到第 $$8$$ 章為計算以 $$10$$ 為底的對數的主要方法。在第 $$5$$ 章中所提的方法,布里格斯將它歸功於納皮爾。他以 $$\log 5$$ 與 $$\log 7$$ 為例,說明小一點的質數如何求其對數值。考慮 $$\log 2$$,先計算 $$2$$ 的次方,並標明其位數。

為了使對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後第 $$14$$ 位,布里格斯計算到了 $$2^{10^{14}}$$;不過,他也不是每個都算,而是以四個數一組,每次都計算次方為 $$2\times 10^k,4\times 10^k,8\times 10^k,10\times 10^k$$ 的四個數的位數,如下圖一。在計算位數時,布里格斯並沒有將每個數完整算出後計算,他利用了下面這個性質:如要計算兩數相乘後的位數,考慮這兩數的首幾位數字,相乘後的位數不是兩者位數相加,就是兩者位數相加再減 $$1$$,如下圖二。

布里格斯的《對數算術》與對數表的製作(I)

布里格斯的《對數算術》與對數表的製作(I) (Briggs’ Arithmetica Logarithmica and the creation of logarithmic table, part 1)
臺北市立西松高中蘇惠玉教師

54033_p1

在高中數學課程中,對數觀念的學習與應用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單元。不過,在學習的過程中,課程雖然著重在觀念的理解,與對數表的應用,卻沒有明白地告訴學生 $$\log 2,\log 3$$ 等等的對數值,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因此,學生對此單元的學習容易因為一知半解的情況,而顯得成效不彰。

接下來這一系列的相關文章,將說明布里格斯(Henry Briggs, 1561~1630)在他的《對數算術》(Arithmetica Logarithmica)一書中,所用來建造以 $$10$$ 為底的對數表之幾種方法,並希望能將這些方法應用在目前的數學課堂的學習上,讓學生可以了解或親自動手算算這些常用對數的值。

改變歷史進程的17個方程式

改變歷史進程的17個方程式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蘇俊鴻老師編譯/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王名儒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The 17 Equations That Chang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數學圍繞在我們四周,它在許多方面型塑(shaped)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2013年,身為數學家,也是科普作者的伊恩.史都華(Ian Stewart)出版了《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The 17 Equat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一書。近來,我們在Dr. Paul Coxon的Twitter (由數學輔導老師,也是部落客的Larry Phillips所註冊)上發現這個他摘錄書中方程式所成的簡便表格:

班佛定律

班佛定律 (Benford’s Law)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數學科楊瓊茹老師

現行的高中教科書中,有個非常有意思的題目:

審計工作者會使用班佛法則來查帳,班佛法則是:「銀行存款的最高位數字是 $$a$$ 者的比例約為 $$\log(1+\frac{1}{a})$$」﹒根據班佛法則﹐銀行存款的最高位數字是 $$4,5,6$$ 或 $$7$$ 者的比例約有
$$(1)~20\%$$   $$(2)~30\%$$   $$(3)~40\%$$   $$(4)~50\%$$   $$(5)~60\%$$ .

這個題目由簡單的對數運算性質,如下列算式得到答案 $$(2)~30\%$$。

$$\log \left( {1 + \frac{1}{4}} \right) + \log \left( {1 + \frac{1}{5}} \right) + \log \left( {1 + \frac{1}{6}} \right) + \log \left( {1 + \frac{1}{7}} \right) \\= \log \left( {\frac{5}{4} \times \frac{6}{5} \times \frac{7}{6} \times \frac{8}{7}} \right)=\log 2\approx 0.301$$

「班佛定律」又稱為首位數字法則 ( First-Digit Law )。

換底公式

換底公式顧名思義就是將對數值的底數作目的替換,此一性質尤其可以解釋清楚對數表為什麼只有以10為底,並將對數連鎖律應用換底公式,也可以很容易將其證明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