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活體生物的「奈米外套」

活體生物的「奈米外套」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助教范姜文榮/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周成功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果蠅的幼蟲在電子光束照射下的高解析掃描式電子顯微鏡進行活體觀察,發現會自己形成「奈米外套」來自我保護。(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生物為了生存於變化多樣的環境,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生理機能與結構,例如蓮葉的高撥水性、蝴蝶翅膀的色澤、鯊魚表面的低摩擦力等都廣為所知。模仿生物的微細構造而開發新材料是仿生技術的熱門研究之一。

生物表面的微細構造需要透過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但必須要處於電子束易於穿透的高度真空狀態,且有必要將生物材料置於真空管內。只是若將體重有約80%水分的生物置於高度真空狀態,生物會因水分蒸發而造成體積收縮,以致其表面微細結構變形。故為了觀察近似活體生物的微細結構,需要將生物材料進行化學固定、乾燥處理或表面包覆處理,因此以往透過電子顯微鏡觀察的都是已死亡的生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