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

李政道 Tsung-Dao Lee

李政道 Tsung-Dao Lee
國立成功大學光電科技研究所林宣鳴研究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李振道(1926~ ),生於上海,父親李駿康是金陵大學農化系首屆畢業生。主要的物理學貢獻有李模型、高能重離子物理、量子場論的非拓撲性孤立子和孤立子星以及破解粒子物理中的θ-τ之謎。

李政道曾在東吳大學( 蘇州大學 )附中,江西聯合中學等校就讀。因抗戰,中學未畢業。1943年因以同等學歷考入遷至貴州的浙江大學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學之路,師從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因日軍入侵貴州,時在貴州的浙江大學被迫停學。1945年他轉學到時在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就讀二年級,自己毛遂自薦,找到當時的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吳大猷。1946年經吳大猷教授推薦赴美進入芝加哥大學,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物理學大師大師費米教授。 1950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從事流體力學的湍流、統計物理的相變以及凝聚態物理的極化子的研究。 1953年,他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主要從事粒子物理和場論領域的研究。三年後,29歲的李政道,成為哥倫比亞大學二百多年曆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

李、楊還是楊、李

李、楊還是楊、李
知識通訊評論第90期

1957年李、楊兩家人曾於萬聖節合影

一九五七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得到諾貝爾物理獎,對於中國人的世界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大事,因為這不但是名聲顯赫的諾貝爾獎,頒獎五十七年來中國人的頭一次獲獎,也代表著中國學習西方近代科學的一項重大成就。因此楊、李獲獎的意義,和後來幾位華裔科學獎得主,以及一位文學獎得主,都大不相同。楊振寧在二〇〇二年出版的《規範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中就說過,他得諾貝爾獎之後三年到巴西去訪問,當地許多華僑到機場熱烈歡迎他,使他意識到自己因科學得獎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一九五七年還是冷戰的高峰,美國和中國前幾年才打完一場韓戰,整個西方世界與中國大陸是針鋒敵對的關係。楊振寧和李政道得獎之時,都沒有入籍美國,皆持他們出國的中華民國護照,也因此,到目前為止,在諾貝爾獎得主的正式記錄中,只有楊、李兩人的國籍是中國,後來的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幾位科學獎得主都是美國籍,去年物理獎得主高錕列法十分特別,寫的是英國標準電信實驗室,和中國香港的中文大學,另一位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國籍則是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