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差異

流行性感冒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差異
陳淵銓

流行性感冒是冬季常見的傳染性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並已有有效治療藥物及預防疫苗上市,但基於其發生季節性、高度傳染力及傳播範圍廣的特性,我們仍不可忽視其對人體健康的重大衝擊,而且近年曾爆發數次全球性大流行,造成數十萬人死亡,更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最近令人聞之色變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與流行性感冒有類似的特性,在本文我們將探討二者在疾病的特徵、病原體、藥物治療及預防上的差異。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認識

感染人類的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包括A、B、C三型,其中較常見的A、B型外型呈球狀,C型則呈絲狀且較為罕見(通常只在孩童身上造成輕微症狀)。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抗原漂變與抗原移型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抗原漂變 (Antigenic drift)與抗原移型 (Antigenic shif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陶韻婷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遺傳物質為8條單股 (single strand) RNA,簡寫為ss-RNA,ss-RNA與核蛋白 (nucleoprotein, NP)相結合,纏繞成核糖核蛋白體 (ribonucleoprotein, RNP),先後由核殼蛋白層 (nucleocapsid)及基質蛋白質 (matrix protein)包覆其外,再外圍則有雙層脂膜 (lipid bilayer)圍繞,雙層脂膜又稱外套膜 (envelop),上面有兩種重要的醣蛋白,分別為血凝素蛋白 (hemagglutinin, HA)與神經胺酸酶 (neuraminidase, NA)。血凝素蛋白能與宿主細胞膜上具有唾液酸(sialic acid,又稱 N-乙醯神經胺酸 (N-acetylneuraminic acid)的醣蛋白或醣脂結合,開啟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第一步。當產生的新病毒要離開宿主細胞時,神經胺酸酶會切斷新病毒與唾液酸醣蛋白的結合而釋出,再去感染其他的宿主細胞。克流感藥物能阻斷神經胺酸酶的作用,讓新合成的病毒無法釋出去感染其他正常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