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學家

航海人(Navigater)的故事(下)

航海人(Navigater)的故事(下)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陳柏宇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汪洋中的一條船:
如果我們今天拿出哥倫布當時的航海路線來看,我們可以發現當時的人對於行星風系的了解已經有一定的程度了,他們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但是他們已經知道哪些地方會吹什麼風,當哥倫布從歐洲出發,往西邊航行的時候他走的路徑是比較偏南方的航線,因為這條航線上有赤道東風帶的吹拂,所以對於一個航海家而言,這是一條通往西方的絕佳航線,他沿著這條路不斷向西方前進,最後抵達現在薩爾瓦多這個地方,薩爾瓦多的意思就是救世主的意思,當他們抵達他們所認為的「印度」之後,他們沿著西風帶回到了歐洲,所以當時的航海家已經知道要如何利用風來航行。

古代的商人也會利用這股「貿易風」來進行海上航行,貿易風又稱做信風,每年都會在固定的時刻與固定的季節出現,所以這股風對於航海人而言就有如親如父母,哥倫布所利用的動力,也就是這股貿易風。從現代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知道這是因為地球自轉所造成的科氏力與氣壓梯度力所達到的平衡。

航海人(Navigater)的故事(上)

航海人(Navigater)的故事(上)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陳柏宇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東方夢:
在十三世紀的時候,一位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最後抵達了中國,當他抵達中國的時候,中國的富庶讓他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光是中國在杭州進出的船隻,每年就達二十萬艘,這個數字可能比當時歐洲所有河川的船隻還要來的多,所以中國當時的經濟規模,是當時歐洲人所無法想像的,當他在回到義大利時,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一本「東方見聞錄」,雖然中國跟西方在很久以前就透過絲路有所來往,但是馬科波羅將自己的這趟旅程寫成一本書,許多歐洲人看了這本書之後,對於遙遠的東方激起無限的好奇。

華特‧孟克(Walter Heinrich Munk)的故事

華特‧孟克(Walter Heinrich Munk)的故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王儷樵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Water Heinrich Munk(1917~)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小時候父母離婚,他的外祖父(Lucian Brunner,1850~1914)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兼銀行家。為了幫助家中事業,Munk在15歲時即被送到紐約的一所預備學校念經濟。接著 Munk在哥倫比亞大學念了3年,發現自己對銀行業務沒有興趣,故轉往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物理系就讀,畢業於1939年。Munk在史克力普海洋學院(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graphy)申請到了暑期工作的機會,並於隔年成為史克力普校長Harald Ulrik Sverdrup(1988~1957)的博士生。

亨利‧史托梅爾(Henry Melson Stommel)

亨利‧史托梅爾(Henry Melson Stommel)
台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 彭書憶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Henry Melson Stommel 美國物理學家。1920年9月27日出生於 Wilmington, Del.;過世於波士頓,年71歲。

1942年畢業於耶魯大學,歷任耶魯大學教員(1942-1944),Woods Hole 海洋研究員(1944-1959、麻省理工學院(1959,1963-1978)和哈佛大學(1960-1963)教授,1961年起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後期為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