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質化學循環

碳循環(Carbon cycle)

碳循環(Carbon cycle)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系王家玲學士

生物地質化學循環(biogeochemical cycle)為各個元素在大氣層(氣圈)、海洋(水圈)、地殼(岩石圈)以及生物體(生物圈)這四個「庫」(pool)之間的循環。依照貯存後參與循環的程度可將「庫」區分成「貯藏庫」(reservoir)和「交換庫」(exchangeable pool)。保留在貯藏庫的物質,通常以不能被生物直接利用的型式存在,而須藉由某些化學作用才能進入交換庫被生物利用,例如碳以碳酸鈣形式貯存在海底泥層或岩層中,岩石圈是碳的貯藏庫。碳酸鈣被溶解後轉成二氧化碳才能被生物利用,所以水圈和大氣圈才是碳的交換庫。

地球上的碳(carbon)會以不同型式存在於生物和環境中,這不同的型式便是不同的化合物。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無機物的形式經過植物或藻類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有機物大多為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產生的物質基礎,因此植物或藻類稱為生產者。牛、羊等草食性動物從植物獲取養分(例如澱粉、蔗糖、果糖…等等),稱為消費者。而獅子、老虎等肉食動物若以捕食草食動物攝取養分,則稱為次級消費者。

受污染之土壤中微生物的重要性

受污染之土壤中微生物的重要性
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研究生陳雅雯

土壤,是由岩石風化作用形成的自然體,主要由礦物質組成,經由各種風化作用與生物的活動之後,土壤的成分會與原本的岩石不同,為有機物與礦物質混合而成。土壤進入河川或湖泊之後,藉由重力而沉積在底部的物質即稱為「底泥」。

底泥又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岩石風化後,以顆粒或黏質塊狀進入水體的砂礫或淤泥等;第二類則是水體中溶液結晶的析出而沉降於底部的物質;水中生物的殘骸或水中生物體排出的排泄物及生物產生的沉積物經由重力而沉積在底部的物質則為第三類。

河川或湖泊底泥中的微生物族群是維持水體水質、底泥生態環境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的水質環境提供不同的碳源及營養鹽,以維持底泥中微生物的生長,形成了底泥中豐富的微生物多樣性,這些底泥具有高度多樣性的微生物所進行的碳、氮循環,鐵、錳等元素的還原以及甲烷、硫化氫的生成等生物代謝反應會進一步影響水體中的元素循環及水質狀態。因此,微生物在生物地質循環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然而,隨著工業的蓬勃發展,一般的汙水處理程序對這些汙染物質的處理能力有一定的限制,造成大量排入河川湖泊中的水,含有一定量未被處理的汙染物質,造成河川湖泊的汙染,改變了河川水體水質的特性環境,進一步影響水中的生物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