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雲

人造雨?人工增雨?人工種雲?

人造雨?人工增雨?人工種雲?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研究助理黃家傑

每當旱季來臨而水庫水位降至警戒線,水資源不敷民生和工農業的應用時,相信不少人都會在新聞報導中聽到政府要實施人造雨紓緩旱災的消息。除了「人造雨」這個字眼外,或者有人會聽過「人工增雨」或「人工種雲」等名詞,到底它們的差異在哪裡?

現代人造雨之父─Irving Langmuir

現代人造雨之父 — Irving Langmuir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蔡宜君博士

cc

Irving Langmuir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科學家歐文·朗繆爾(Irving Langmuir,1881-1957)出生於美國紐約,1906年於德國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完成博士學位,師事19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瓦爾特·能斯特 (Walther Nernst,1864-1941)。朗繆爾是物理及化學家,專精於物質表面現象,例如蒸發、吸附等,他所發現的單分子吸附層理論亦被命名為Langmuir isotherm;1932年因其在表面化學的貢獻卓越,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但朗繆爾更廣為人知的事蹟,則是他返回美國後,在通用電器公司實驗室(General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y,GE)任職期間(1909-1950年),對於人造雨方法上的創新。

所謂人造雨(種雲),就是人為加速降水發生的過程,因此想要讓人造雨有效果,必須對於成雲致雨的物理過程有清楚的瞭解,才知道如何選擇適合的種雲催化劑。現代人造雨方法主要分為冷雲種雲(0oC以下,以冰晶為主)以及暖雲種雲(0oC以上,以水滴為主)兩種類別,可以說都是站在雲物理學的基礎上所做的應用。1946年朗繆爾指導文森‧舍弗(Vincent Schaefer,1906-1993)從事過冷雨滴的實驗,但冰箱的溫度卻一直降不下去,舍弗決定把乾冰 (固態的CO2)加到冰箱,意外發現乾冰可以把溫度降到-40oC,促使冰晶同質核化過程發生,產生大量冰晶。同年稍晚,他們從飛機上對一片位於4公里高度、溫度約-20oC的層雲灑下乾冰,大約5分鐘後,雲內大量冰晶形成並下落,在雲下下落了約1公里才蒸發。舍弗發現乾冰種雲的技術,也啟發了同樣任職於GE的伯納德·馮內古特(Bernard Vonnegut,1914-1997),在1947年提出碘化銀種雲的技術,而這兩種種雲劑目前在人造雨實驗上仍被廣泛使用。

種雲(cloud seeding)

種雲(cloud seeding)
台中市南屯區大業國中彭天音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作者:amandabhslater@Flickr

一般人認為「天上沒有雲就不可能下雨」,但是就算天上有各式各樣的雲,卻也不一定會下雨。過去六十年來,科學家已經做過很多次實驗,將人造的結冰核施放到雲裡面,藉以改變雲的行為,「種雲」的想發是希望飽受乾旱之苦的地區能增加降雨、減低嚴重雹暴的災害程度、消除機場大霧,甚至減弱颱風的破壞性。而人造雨的想法即是:選擇有雲的天氣情況下,撒播適當的種雲,增強降雨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