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血球

化學技術與應用
不需溶劑的紅血球冷凍保存方法

不需溶劑的紅血球冷凍保存方法

不需溶劑的紅血球冷凍保存方法
高瞻計畫特約編譯 林如雲/德州大學分子生物科學研究所馬千惠 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 Solvent-Free, Ice-Free, Vital! 

科技日新月異,各項發明與發現不斷的出現,影響了世人的生活、生存與生命。例如行動裝置的發明影響了全球人類的通訊方式,人們的學習方式。核能的發明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也造成毀滅性的影響。而醫學的創新和精進,讓醫療的方法與工具更精密,使人可以更健康長壽。

終結瘧疾的曙光-瘧疾疫苗的捷報 下

終結瘧疾的曙光-瘧疾疫苗的捷報 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林如愔

連結:終結瘧疾的曙光-瘧疾疫苗的捷報  上

•  瘧疾如何治療

瘧疾的臨床症狀與感冒頗為相似,依序出現惡寒、高燒、出汗三個典型階段,其疾病發作之間隔時間,以各種瘧原蟲在人體血液內進行之無性分裂生殖週期而有不同,間日瘧及卵形瘧均為48小時,三日瘧為72小時,熱帶瘧則不規則。其發病症狀以熱帶瘧(又成急性瘧)最嚴重,有脾腫、溶血及其併發症、黃疸、休克、肝腎衰竭、急性腦病、昏迷而致死亡的情形,其死亡率超過10.0%以上,至於間日瘧、三日瘧和卵形瘧較不具致命性。

目前瘧疾的預防藥物有氯奎寧(Chloroquine)、美爾奎寧(Mefloquine,Lariam)、四環黴素(Doxycycline,Vibramycin)、Atrovaquone/Proquanil(Malorone)和Primaquine(Palum)。進入疫區的一週前開始吃氯奎寧,每週一次,口服1000毫克,在離開疫區後仍需繼續吃四週。但各地區的瘧原蟲對以上藥物有不同的抗藥性,還是需要事前諮詢醫師的建議。

另外,用於治療熱帶瘧的青蒿素(artemisinin),是於1969到1972年間,由屠呦呦領導的團隊發現並從黃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有趣的是,早在西元前200年就有使用黃花蒿的紀錄,用以治療皮膚病等多種疾病,屠呦呦的團隊應當時領導人毛澤東的指示要找出合適的抗瘧藥物,他們從2000餘種中草藥方中整理出了640種抗瘧藥方集,以鼠瘧原蟲為動物模式檢測了200多種中草藥方和380多個中草藥萃取物,由此發現了青蒿素。

之後,科學家已合成多種青蒿素衍生物,其中包括活性比青蒿素更好的雙氫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為了減緩抗藥性的產生,將青蒿素與他種藥物组成的複方療法是已被推廣使用的治療方案。但是,目前現況愈加險峻,對青蒿素類藥物的抗藥性,已從東南亞擴散至非洲地區。

終結瘧疾的曙光-瘧疾疫苗的捷報 上

終結瘧疾的曙光-瘧疾疫苗的捷報 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林如愔

據2010年統計資料,全球每年約有66萬人死於瘧疾,其中近90%在非洲,大約每分鐘就有一個幼兒因瘧疾而死亡。病媒控制是全球現有對抗瘧疾的重要策略之一,以往只要病媒控制的覆蓋範圍夠大,就能夠成功减少或阻斷疾病傳播。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瘧疾流行地區應同時採用室内噴灑和長效殺蟲劑浸泡蚊帳這兩項措施,兩者皆是最常用且重要的病媒控制措施,能保護人類不受病媒蚊叮咬。病媒控制策略還需根據病媒蚊對殺蟲劑耐藥性的情況做調整,以在病媒控制的效果、成本效益、可持續性和生態的保護之間取得平衡。

然而,WHO的調查指出,全球有64個國家發現瘧蚊已出現耐藥性,各主要病媒物種和各類殺蟲劑均受影響,多數有關國家甚至還沒開始執行定期觀測,這代表著實際上對殺蟲劑耐藥性的問題可能更嚴重。因此,研發出瘧疾疫苗是關鍵,也是消除瘧疾的希望,醫學界一直致力於瘧疾疫苗開發,但進展總體緩慢,其難度遠遠超過病毒疫苗。

哺乳動物紅血球的演化優勢

哺乳動物紅血球的演化優勢 (Erythrocyte)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胡苓芝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無脊椎動物中有些動物具有攜帶氧氣的蛋白質,如存在於蚯蚓血漿中的血紅素,或是節肢動物血淋巴中的血青素,但它們的載氧能力都遠不如脊椎動物演化出來的紅血球。脊椎動物的紅血球中惟有哺乳動物的紅血球無核,也無粒線體。

這種演化上的特殊性曾在國內2003和2006奧林匹亞複試A卷中,兩度提問「哺乳類特有的雙凹圓盤狀紅血球具有什麼優點?」。故本文擬以紅血球結構的特殊性,解釋其演化上可能具有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