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

投資學、核物理與隨機矩陣(一)

投資學、核物理與隨機矩陣(一)
蕭維翰

物理學中的這些「奇技淫巧」真的只能拿來研究大自然嗎?事實上它們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有用。

Figure1. 位於紐約曼哈頓的文藝復興避險基金總部。這個金融機構在業界便以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班底著名。(其創辦人也為知名數學家 J. Simons )(photo credit: 作者自攝)

近二三十年來有一個新起的學門叫做經濟物理(Econophysics)十之八九的人一聽到這個名字,大概會皺起眉頭詢問這兩個學科有什麼關係。從日常柴米油鹽的角度,這兩個社群固然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從定量科學的角度—

都是算數學,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當然不同社群的研究者切入問題的角度跟直覺都相去甚遠,但也部份地基於這個原因,經濟物理便著力於使用物理學中攻擊複雜系統的技巧來處理財金問題,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財務著作發表在物理學評論 E (physical review E)或物理學評論通訊(physical review letter)。

經濟學家需要的測不準原理

經濟學家需要的測不準原理
知識通訊評論第91期

經濟學家老想建立有如物理學家處理不確定性的量化經濟理論,但他們應該分辨清楚,哪一些不確定性是無理可循的。

很難想像後人會將美國前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奉為風險評估界的先知。雖然他的名言「未知的未知」被人視為胡言亂語,但仔細想來卻也不無道理。這句話點出人們對當前的情況理解有限,未能預見的事物到頭來也可能推翻先前的認知。

經濟學或許是最常面對「未知」未知數的領域,然而經濟決策本身卻不時為「已知」的未知數所誤導。金融投資本質上便存在風險,但真正危險之處並非其存在與否,而是那些用來評估風險的經濟理論,這些還獲頒了諾貝爾獎的理論,給人一種風險在握的錯覺。

當前金融危機之所以被檢討再三,普遍認為之中的風險管理出了差錯。細究其因不難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亦即預測經濟的嘗試終將成為徒勞。這也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在其知名著作《黑天鵝效應》(Black Swan)中的論點。他以為經濟市場的瓦解永遠無法預見,而且發生的機會遠超過傳統理論所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