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分離說

阿瑞尼斯與「電解分離」說(Arrhenius and Electrolytic Dissociation Theory)

阿瑞尼斯與「電解分離」說(Arrhenius and Electrolytic Dissociation Theory)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林雅凡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李俊毅責任編輯

雖然德國有機分析生化學家來比錫(Justus von Liebig, 1803-1873)在獨到精闢的分析推論後,將「酸性物質」定義為含「氫」物質,對於「鹼性物質」的闡述卻仍一知半解。除了延續過去經驗,知道「鹼」為中和「酸」的物質之外,「中和反應」能以進行的箇中原因,對十九世紀中期的科學家來說,依然不明就裡。

柳暗花明又一村–阿瑞尼斯的酸鹼學說
西元1880年間,瑞典化學家阿瑞尼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1859-1927)在致力於分析測量多種物質水溶液濃度與導電度之間的關係後發現,酸、鹼、鹽等物質在越稀薄的溶液中,其莫耳導電度(molar conductivity)就越好;而強酸、強鹼的導電度,又比相同濃度的弱酸、弱鹼來得好,於是他在1884年所撰寫的博士論文中,大膽提出:「強酸、強鹼、及鹽類分子溶於水,會『裂開(split up)』,以陰離子、與陽離子存在於水中。」這樣的主張,引起當時科學界許多爭議,他的口試委員對其說法,大表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