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肝炎

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台北市忠孝國民中學自然領域張馨文實習老師/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 陳俊宏教授責任編輯

身體組織遭受病原體侵犯或是外界傷害後,受到傷害的組織細胞釋出組織胺,刺激附近的血管,導致局部血管擴張和微血管通透性增大。微血管通透性增大使血漿滲出造成腫脹,進而壓迫神經而感覺疼痛,而局部血管擴張促使較多的血流運送更多的吞噬細胞和免疫球蛋白(抗體),到達發炎部位對抗病菌,這就是發炎部位會紅、腫、熱、痛的主要因素。相對於身體其他器官在發炎時所產生的反應,肝臟出狀況卻不一定會有症狀讓我們警覺。

由於肝臟肝表面的包膜才有神經,通常肝腫瘤要腫大至壓迫肝表面的包膜時才會有疼痛的感覺,因此,肝癌通常是在患病末期時才發現。惡性肝腫瘤主要有三種: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轉移性肝腫瘤。而患者數目最多的肝細胞癌與 B 型及 C 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