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jugation

接合作用

接合作用 (Conjuga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林如愔

細菌的接合作用是細菌間傳遞遺傳物質的方法之一,它必須由兩細菌建立實體的連結,像是運輸孔道的功能,再把DNA由一方傳送到對方菌體內。接合作用最早於1946年由列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和塔圖姆(Edward Tatum)發現。進行接合的兩細菌,除了必須有直接接觸之外,還須具備另一特性:兩者是不同的交配型(mating type),供體細胞(donor cell)必須攜有質體,而受體細胞(recipient)通常則否。在革蘭氏陰性菌中,質體DNA帶有合成性線毛(sex pili)的基因,性線毛突出於供體細胞表面,當它與受體細胞靠近時,能拉近兩細胞的距離以便直接接觸;革蘭氏陽性菌則是靠細胞表面分泌的黏性物質,讓細胞直接接觸。

大腸桿菌E.coli的F因子(fertility factor, F-factor, F-plasmid),即F質體,是最先被發現可於細菌接合作用時被轉移的質體(plasmid)。F質體既可以獨立存在於細胞質中,也可以嵌入細菌的染色體,長度約10萬個鹼基對,擁有自己的複製起點。擁有F質體的供體細胞(donor)簡稱為F+,反之,受體細胞(recipient)稱為F。如圖一所示,接合作用發生前,F+細胞會利用性線毛(pilus)”辨別”F細胞,性線毛前端的蛋白可以將自己固定在F細胞的表面,並且拉近F+與F細胞的距離(步驟1~2)。性線毛基部的酵素,能啟動細胞膜的融合,因此F質體的傳輸並非靠性線毛做傳遞,性線毛只是幫助F+與F細胞拉近距離並開始接合作用。接下來就是F質體如何由F+細胞傳給F細胞(步驟3),F質體是環形的雙股DNA,在傳輸之前,其中一股會被切出一個切口,由切口為傳輸的起點,只將這單股(T-strand)傳至F細胞,留在F+細胞的另一個環形單股DNA,會被視為複製模板再合成完整的F質體,而原本的F細胞在接受T-strand之後,隨即也會合成其互補股,轉變成擁有F質體的新的F+細胞(步驟4)。

圖一、大腸桿菌(E.coli) F-受體細胞的轉形過程

受體細胞因接合作用能獲得原來沒有的能力,例如: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或是新的新陳代謝功能,讓其能使用不同的營養來源或代謝物。整體而言,對多數的有害細菌來說,接合作用更有益其族群的擴張。

導電聚合物-聚乙炔

導電聚合物(Conductive Polymer)-聚乙炔(Polyacetylene)
臺北縣立三民高級中學化學科莊麗紋老師/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聚合物(polymer)又名高分子,是分子結構龐大,分子量非常大的化合物。一般常看到的有機高分子例如塑膠、橡膠均為絕緣體,其原因在於由碳氫化合物所組成的共價單鍵長鏈分子並不具備可自由移動的電子。導電聚合物又稱導電塑膠或導電塑料,當聚合物的分子鏈上具有單鍵及雙鍵交替的共軛(conjugation)結構時,非定域化(delocalized) photo1.jpg 電子可沿著分子鏈移動而導電,導電高分子都屬於這種共軛高分子,聚乙炔即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