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T

化學情境試題:蚊子殺手DDT的功過是非(The Mosquito Killer, DDT)〔III〕

化學情境試題:蚊子殺手DDT的功過是非(The Mosquito Killer, DDT)〔III〕
雲林縣立斗南高級中學化學科王怡惠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楊水平副教授責任編輯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請你閱讀與本試題有關的情境描述,以增加你對本試題背景知識的瞭解;然後思考問題解決的策略,並且寫下你的答案;最後用我們提供的參考答案檢查你的答案是否正確。

連結:蚊子殺手DDT的功過是非(The Mosquito Killer, DDT)〔II〕

化學情境試題:蚊子殺手DDT的功過是非(The Mosquito Killer, DDT)〔II〕

化學情境試題:蚊子殺手DDT的功過是非(The Mosquito Killer, DDT)〔II〕
雲林縣立斗南高級中學化學科王怡惠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楊水平副教授責任編輯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請你閱讀與本試題有關的情境描述,以增加你對本試題背景知識的瞭解;然後思考問題解決的策略,並且寫下你的答案;最後用我們提供的參考答案檢查你的答案是否正確。

連結:蚊子殺手DDT的功過是非(The Mosquito Killer, DDT)〔I〕

解題策略

化學情境試題:蚊子殺手DDT的功過是非(The Mosquito Killer, DDT)〔I〕

化學情境試題:蚊子殺手DDT的功過是非(The Mosquito Killer, DDT)〔I〕
雲林縣立斗南高級中學化學科王怡惠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楊水平副教授責任編輯

在回答問題之前,首先請你閱讀與本試題有關的情境描述,以增加你對本試題背景知識的瞭解;然後思考問題解決的策略,並且寫下你的答案;最後用我們提供的參考答案檢查你的答案是否正確。

情境描述.

DDT是在1874年時,由奧地利一位大學化學系學生蔡德勒(Othmar Zeidler)合成,1939年由瑞士化學家保羅•米勒(Paul Hermann Müller)發現DDT可以能迅速殺死蚊子、蝨子和農作物害蟲,而且因為具有殘留性,所以效用長久,是一種有效的接觸殺蟲劑。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斑疹傷寒突然出現,斑疹傷寒是由蝨子傳染。米勒後來發現DDT對各種昆蟲有驚人的持續作用。由於生產容易、便宜又安定,於1942年傳入美國並大量製造,並成功阻止一場場的斑疹傷寒。圖一為1951年美國第九軍團在朝鮮戰爭期間使用滴滴涕噴霧器。

圖一  在朝鮮戰爭期間使用滴滴涕噴霧器
照片來源:otisarchives2, http://www.flickr.com/photos/7438870@N04/2124122193/sizes/m/

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DD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徐榕蓉研究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俗稱DDT),它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殺蟲劑,它經過長久的歷史,曾經被視為靈藥,但由於它對環境長久性的汙染,一直備受爭議,目前已被禁止使用。

它不存在於自然界,可經由化學反應chloral和chlorobenzene(圖一)在硫酸催化下高溫縮和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