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oshio

黑潮(Kuroshio)入侵南海的現象

黑潮 (Kuroshio) 入侵南海的現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碩士生許珮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呂宋海峽位置從東經120度至122.5度,北緯18.5度至22度,位於臺灣本島與菲律賓呂宋島之間,包括了巴士通道(Bashi Channel)、巴林唐通道(Balintang Channel)以及巴布煙通道(Babuyan Channel)等三個通道,其南北長約350公里,水深最深可達3000公尺以上,其東側有黑潮流經,並連接著太平洋、臺灣海峽與南海等地,使得當地的水團複雜。

北太平洋海水透過呂宋海峽入侵南海的研究,早期就有研究提出冬季的海流受到季風所帶動的風應力影響,會經由呂宋海峽進入了南海,而在夏季時,則又返回太平洋,這種季節上的交替,會影響南海的海表面流場。

黑潮(Kuroshio)(下)

黑潮(Kuroshio)(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江紫綾研究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息息相關的海洋生物
飛魚
飛魚是達悟人最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之一,捕捉飛魚己經變成達悟傳統文化的部分。每年春季,飛魚族群會隨著黑潮來到蘭嶼附近海域,此時達悟人會舉行招來飛魚的招魚祭,招魚祭過後開始捕捉飛魚。剛開始僅限於在夜間以燈光誘捕,至夏季時才可在白天捕捉飛魚,這段時間內達悟人通常不捕捉別的魚類。達悟人在夏季時會舉行另一次的儀式,停止捕捉當年的飛魚,改捉別的魚種。之後,約國曆九月上旬,飛魚終食祭時,需將吃不完的飛魚,通通丟棄。達悟族人對這整個飛魚的捕撈和食用、生產和消費,這些活動皆與祭祀有關,但也是一种對食品的保存期限和漁類的永續利用的觀念。等寒冷季節過後,便是飛魚又將要出現的時候,接著又會開始準備,以迎接新的一年飛魚季節的來臨。

黑潮(Kuroshio)(上)

黑潮(Kuroshio)(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江紫綾研究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前言
黑潮是緊鄰臺灣的重要洋流,其與臺灣的氣候、環境、漁業及人類生活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臺灣與黑潮始終脫離不了關係,因此生活在臺灣的我們,更應探索黑潮、研究黑潮、了解黑潮。

命名來由
黑潮為日本語「Kuroshio」之中文翻譯。這是因為,黑潮表層的水幾乎沒有營養鹽和懸浮顆粒,是一支相當純淨的海水團,光線不易被散射,逐漸被海水所吸收,海水會呈深藍色。然而沿岸海水則因為懸浮顆粒多,反射回水面的白色光較多,所以看起來比較明亮,海水會呈淺藍色或綠色。

黑潮(Kuroshio)

黑潮(Kuroshio)
台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鄧亦翔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黑潮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環,為全球屈指可數的強大洋流之ㄧ,與大西洋的灣流都是屬於大洋的西方邊界流。
一年四季皆流過台灣東岸的一股暖水團,由於來自於赤道附近,所以水溫高。另外黑潮內所含的雜質較少,陽光穿透過水的表面後,較少被反射回水面,因此海流的顏色呈現深色。
黑潮的流速相當的快,可提供迴流性魚類一個快速便捷的路徑,故黑潮流域中可捕捉到為數可觀的迴游性魚類,及其他受這些魚類所吸引過來覓食的大型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