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文化

「先登後審」的開放式科學期刊

「先登後審」的開放式科學期刊
知識通訊評論第52期

PLoS One有意打破學術界對重點期刊的過度執迷。

學術開放運動中最負盛名的出版機構「公共科學圖書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正準備挑戰學術界對於期刊地位與影響係數的執迷。

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啟用的線上論文資料庫PLoS One,將刊登任何研究方法正確合理的科學論文。支持者說,這種作法能避免當前期刊同儕審查制度效率不彰的問題,但是批評者說,不採納影響係數概念的線上期刊,恐怕無法吸引學者投稿。

PLoS One啟用之初所收錄的九十幾篇論文中,有一篇在探討野生長臂猿的歌聲所傳達的意義,另一篇則是關於控制狂犬病的數學模型。

由鐘表規律到擲骰運氣:物理學史 (From Clockwork to Crapshoot: A History of Physics)

由鐘表規律到擲骰運氣:物理學史
From Clockwork to Crapshoot: A History of Physics

知識通訊評論第52期

作者:紐頓(Roger G. Newton)
出版社:Belknap Press,2007年352頁
定價:29.95美元,或19.95英鎊、27.70歐元

要是您第一次到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去玩,可供消磨的時間為一個下午,那麼您必須有所取捨。可以快步走經各迴廊,上上下下,盡可能一覽最多的展覽品;也可以精挑細選,找幾間展覽室,踱步徘徊,盼望藉此能吸收整批館藏的意義。

紐頓身為嚮導,想帶我們巡禮過物理學全史,就決定策略而言,似乎碰到麻煩。有時他駐足下來,思索最重要「展覽品」的要義,而其他時候,他似乎下定決心,快速「行軍」,突進數百年,不管物理學家還是物理學發現,也不論是偉大或渺小,都一點而過,速度之快,叫人頭暈眼花。結果呢,他一路下來想點出的有趣觀點,都因混亂而佚失了。

社會科學:人生遊戲?(3)

社會科學:人生遊戲?(3)
知識通訊評論第52期

玩家在遊戲裡甘冒奇險,嘗試在現實生活中不敢做的事

威廉斯以二○○五年夏天,在「魔獸世界」裡爆發的一場「瘟疫」為例,說明這個問題。威廉斯表示,研究者起初提議說這場瘟疫的散播情況,可做為現實世界裡流行病的參考模型,但很快地就發現有些玩家明顯刻意感染其他玩家,因為跟現實生活中不同的是,他們這樣做幾乎不會受到懲罰;玩家在遊戲裡願意冒死一試的程度,也比他們在現實世界裡要高出許多。威廉斯說,遊戲裡的風險與現實不符,所以要將研究結論一體適用時,就必須格外小心。

社會科學:人生遊戲?(2)

社會科學:人生遊戲?(2)
知識通訊評論第52期

即使地理條件完全相同,不同的「無盡的任務」世界,自然產生的市場地點也不會一樣。

首先要研究的,是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為什麼某些生意總是選在一些特定地點開張?答案聽起來也很不怎麼樣:因為我們這樣認為,所以它們就選在那裡。對演員跟電影製片來說,電影在好萊塢跟孟買拍攝很合理,所以任何想要進入電影產業的人,都知道該去哪裡尋門路。除了每個與電影產業有關的人都認同這些地點以外,並沒有任何事情強迫電影明星非去這些地方不可,這就是社會科學家所謂的「協調效應」 (coordination effect) 。

社會科學:人生遊戲? (1)

社會科學:人生遊戲? (1)
知識通訊評論第52期

操弄社會傳統上向來是政治家跟眾神的專利,不過現今虛擬世界的蓬勃發展,是否也給予社會科學家及經濟學家參與其中的機會?

比起甜言蜜語的民主制度,冷酷無情的獨裁統治會不會是治理國家更好的方式?如果所有財產都被沒收,人們會不會反而更為快樂?通貨膨脹率要是高達百分之一百,經濟體系說不定會更加健全?

我們當然知道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北韓金正日的統治粗暴不堪;超通貨膨脹讓辛巴威土崩瓦解;而歷史告訴我們,竊奪他人土地會導致戰爭而非快樂。以史為鑑,我們可以充滿自信地斷言:這些提議都蠢透了。

打開語言(Language)的黑盒子

打開語言(Language)的黑盒子
知識通訊評論第37期

我們怎麼把想法轉化成文字,好讓別人理解?

人類溝通的過程很複雜。說者把一個想法轉譯成一串文字序列,聽者再把這一個字一個字解讀出來或說出來。說者全無差錯,接收訊息的人卻未必能領會真正的意思。有效溝通確實是一種值得追求的重要技巧,也算一門藝術。

靠科學擋住十二碼球(Penalty Kick)

很多人把足球的罰球射門比作樂透。其實,要避免重蹈像巴吉歐(Roberto Baggio)、修夫基(Gareth Southgate)那些搞砸罰點球(spot-kick)機會傳奇人物的宿命,甚至是想成為傳奇守門員,都可以就教於科學家,增加勝算。 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的威廉斯(Mark Williams)的研究主題是十二碼罰球(penalty kick)。他發現老練的守門員比新手更能預測球移動的方向。及時阻球於門外,其實並非僥倖。 分析罰球者在踢球前一剎那的姿勢,應是訣竅所在。 這個研究結果可以幫助踢球者做出更有效的假動作,也可以協助守門員擋住來球。威廉斯說,研究證據顯示,守門員和罰球者接受訓練之後,更能掌握球的方向。 英國球迷很清楚,罰球射門成功是大型足球聯賽致勝之鑰。世界盃的準決賽中,有一半比賽場次會以罰球決定勝負。 能夠提供射門絕技的科學家不只威廉斯。在加拿大紐布朗斯維克大學(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任教的英國學者麥傑瑞(Tim McGarry)用數學方法探索五名隊員輪流踢十二碼罰球時怎樣排序效果最佳。 他的結論:好酒沈甕底。把狀況最好的隊員排在後面,因為越後面的罰球越重要,實力最強的選手才能擔當重任。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