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

海洋、水圈、水的相變化

奈米冰的存在解開水在4度C具有最大密度之謎

奈米冰的存在解開水在4度C具有最大密度之謎
東京大學黃郁珊博士/東京大學陳藹然博士

地球在宇宙中有藍色行星的美稱,因為地球表面被大範圍的水覆蓋,同時水也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組成。儘管多年以來人類對水進行大量且深入的研究,液體水仍有許多異常現象尚未被完全理解,例如大家都學過:水在 \(4^\circ C\) 擁有最大密度,但是卻一直無法好好解釋這個眾所週知的現象。由國立交通大學濵口宏夫講座教授領軍,臺灣與日本的合作團隊,觀察到水在低溫下形成奈米尺寸的微冰晶,可能是造成水的最大密度異常現象原因。

超臨界二氧化碳

超臨界二氧化碳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二年級陳郁欣/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化學科許名智老師

超臨界流體簡介

物質通常具有大家所熟知的固、液、氣三相,但當溫度及壓力都大於其臨界溫度及臨界壓力時,液體和氣體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面,形成既非氣相也非液相的另一種均勻相,稱為超臨界相。

一般而言,超臨界流體具有低黏度、高密度、高擴散性和低表面張力等介於氣、液相之間的物理性質。例如,因為黏度接近氣體且擴散係數比液體高10至100倍,在輸送上較液體容易也迅速。密度接近於液體,因此可輸送比氣體更多的超臨界流體。此外,因為幾乎沒有表面張力,使之容易滲入多孔性組織中。在化學性質上,超臨界流體也與氣、液態時有所不同。例如,二氧化碳在氣體狀態下不具萃取能力,但進入超臨界狀態後,二氧化碳變成親有機性,因此產生隨溫度及壓力而不同的溶解有機物的能力。

c1

圖片來源:楊顯整(2009),「超臨界綠色技術之概述」,綠基會通訊,第7頁。

超臨界二氧化碳

目前超臨界流體技術的應用範圍包括萃取、分離、清洗、染色、純化、奈米顆粒形成與化學反應等。

超臨界二氧化碳具無毒、無色、無臭、費用低、無殘留、不可燃性、無廢水處理問題、化學穩定性佳及易達到臨界點(Pc=72.8 atm, Tc=31.1 ℃)等優點,是一種「乾淨」的溶劑,因此最常被使用。

(1) 去除咖啡中的咖啡因

先利用乾燥的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經焙炒過的咖啡豆中的香味成分,再利用含有水分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將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取出,最後將先前萃取出的咖啡香味放回不含咖啡因的咖啡豆中。由以上步驟可以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因為有高滲透力與低表面張力,而可深入咖啡豆內部。另外,因此也顯示我們可以藉由改變二氧化碳的物理及化學性質,來改變其溶解能力及對溶質的選擇性。

酸雨(Acid Rain)

酸雨(Acid Rain)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水是中性的,這是常識,但是如果你說那雨水(Rainwater)也應該是中性,就有待商榷。一般的雨水由於吸收了空氣中原本就存在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於水中產生碳酸,碳酸解離出H+(式一)故正常的雨水亦會呈現弱酸性,其pH值大約落在5.6 ~ 5.7左右。
   (式一)

凡特何夫方程式(van’t Hoff Equation)

凡特何夫方程式(van’t Hoff Equation)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黃俊誠博士責任編輯

1880年代植物學家浦菲弗(Wilhelm Pfeffer,1854-1920)進行一系列對滲透壓的實驗,1887年荷蘭化學家凡特何夫(J. H. van’t Hoff,1852−1911)開始進行滲透壓的理論研究。根據浦菲弗的結果凡特何夫發現含有1 g的蔗糖溶液其滲透壓和溶液體積成反比(eq 1),這個結論正好和波以耳定律中氣體體積與壓力的關係相似(Boyle’s law,PV = K)。最後他參考卡諾循環(Carnot cycle)又得到另一個結論,定濃度的蔗糖溶液其滲透壓和絕對溫度成正比(eq 2),這又恰好符合給呂薩克-查理定律(Gay Lussac – Charles’s law,V = KT)。結合以上兩點,定濃度溶液的滲透壓和溶液的體積成反比和絕對溫度成正比(eq 3)。

蒸發與沸騰

蒸發 (Vaporization)與沸騰 (Boiling)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光彥/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元素或是化合物從固態或液態轉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再細分來說,從固態變成氣態叫昇華(sublimation),而從液態轉變成氣態有兩種形式:蒸發和沸騰。

硬水

硬水 (hard water)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硬水是具有高含量礦物質 (與軟水相比較下)的水。硬水通常由鈣(Ca2+)組成,鎂(Mg2+) 離子,或是其他物質:例如碳酸氫鹽類和硫酸鹽類的化合物。鈣通常以碳酸鈣(CaCO3)所構成石灰岩或粉筆,或以其他礦物沈積形成硫酸鈣的形式的進入水中。鎂最顯著來源是白雲石(CaMg(CO3)2)。硬水一般而言是沒有傷害性的。 判斷水硬度的簡單方法是藉由泡沫測試: 若是在軟水中,肥皂或者牙膏溶於水時經由激烈攪動,則容易形成泡沫:若在硬水中則不會有此現象發生。更精確的測量硬度方法可經由滴定來獲得。水的總硬度 (包括Ca2+和Mg2+離子)是以百萬分濃度或者重量/體積 (毫克/ L)的比例關係來說明碳酸鈣 (CaCO3)在水裡的含量。雖然水的硬度通常只測量鈣和鎂(兩個最主要的二價的金屬離子)的總濃度,但在一些特殊的地方鐵、鋁和錳離子也可能會較高的濃度存在。

水、大氣、土壤(water、atmosphere、soil)

水、大氣、土壤(water、atmosphere、soil)
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水對於所有形式的生命而言是一種不可或缺常見化學物質。在習慣上,水所指的是以液體狀態呈現出來的,但水也可以固體狀態¬-冰、氣體狀態-水蒸氣的形式存在。在地球表面上大約有71﹪的表面積被1.46×1015公噸的水所覆蓋,大部分存在海洋以及其他較大的水體-1.6﹪以地下水的形式保存、0.001﹪在空氣中以水蒸氣和雲的型態存在或是經由降雨方式回到地面。地球上的水有一部份是保存在靠近地表的人造或自然界的物體當中,例如水塔、動物和植物體、工業產品和食品中。 海水佔據了地表水面積的97﹪,冰川和極地冰帽佔了2.4﹪,在其他陸地上的湖泊和河流佔了0.6﹪。

蒸發與沸騰(evaporation and boiling)

蒸發與沸騰(evaporation and boiling)
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蒸發(evaporation)與沸騰(boiling)是物質由液態轉變為氣態的相變過程,在溫度未達到沸點之前,物質由液態轉變為氣態的相變過程稱為蒸發;每種液體僅當溫度升高到一定值(沸點)時才會沸騰,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劇烈汽化過程。一般常將蒸發與沸騰此兩種現象合稱為汽化。  

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

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
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懸浮微粒在液體中所做的無規則運動(random movement),其運動的快慢與方向在每一瞬間不斷改變,而觀察到呈現折線形式的運動軌跡,此種現象稱為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布朗運動的產生原因是液體中的懸浮微粒受到液體分子碰撞後,懸浮微粒在力的不平衡下造成的移動。液體分子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是產生布朗運動基本原因,懸浮微粒一連串的布朗運動最後造成擴散現象,使懸浮微粒均勻分散在液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