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與精準醫療

智慧與精準醫療
醫療資訊管理以及巨量健康資料分析應用

醫療資訊管理以及巨量健康資料分析應用

醫療資訊管理以及巨量健康資料分析應用
講者/徐建業(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資訊管理系所)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6.29〈科創講堂.智慧醫療〉

最近流行的精準醫療其實講的大部分是所謂的個人化醫療。每個人生來就不同,後天環境也不同,所以接受到的醫療照護也需要針對個人的特質來修改。雖然精準醫療比個人化醫療範圍大,但是,我們可以把個人化醫療看作是精準醫學的醫療實踐。我們利用資訊管理及巨量健康資料應用技術建立智慧醫療系統,輔助醫師可以針對每一個病人提供客製化醫療服務,徐建業指出,從醫療資訊發展的歷程來看,首先是先將紙本健康資訊數位化並整合,之後要將健康數據標準化並且可以在不同的醫院資間互相交換,最後一步就資料的分析然後建立智慧醫療系統化進行實務上的應用。

智慧與精準醫療
光學導引AI硬膜外針之研發與應用

光學導引AI硬膜外針之研發與應用

光學導引AI硬膜外針之研發與應用
講者/丁乾坤(臺北榮總一般麻醉科主任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6.29〈科創講堂.智慧醫療〉

麻醉的發明是醫學上最重要的發展之一,也是促進外科進步的關鍵因素,在三國故事中,關公接受刮骨療傷,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還可以氣定神閒的與馬良下棋,但是現實中的一般人,沒有麻醉不可能忍受手術的巨大痛苦,丁乾坤說明,過去麻醉醫師只能靠自己的經驗來實作,現在有了AI科技的輔助之下,就可以大幅降低麻醉風險,提高醫療品質。

智慧與精準醫療
數位病理:科學家+醫師+AI創意組合新契機

數位病理:科學家+醫師+AI創意組合新契機

數位病理:科學家+醫師+AI創意組合新契機
講者/張大慈(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6.29〈科創講堂.智慧醫療〉

數位病理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需要科學家、醫師和AI工程師的合作才有辦法進行。「通幽洞微」是科學家和醫師的共同特質,具有非常仔細的觀察力,能夠發現微小的事情,尤其是醫院中的病理醫師更具有這樣的特質。病理醫師負責所有臨床檢體的處理與診斷,任何外科醫師取出的組織送到病理醫師手上,病理醫師就會依據個人的經驗快速判斷切片的位置,利用顯微鏡觀察分析病灶嚴重程度,提供主治醫師病理判讀報告以研擬治療策略。

智慧與精準醫療
人工智慧於精準醫療之創新機會與挑戰

人工智慧於精準醫療之創新機會與挑戰

人工智慧於精準醫療之創新機會與挑戰
講者/曾新穆(國立交通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6.29〈科創講堂.智慧醫療〉

Big data、演算法和運算能力驅動人工智慧發展,最初AI發展運作方式是由專家定義知識,機器模擬專家思路解決問題,後續機器學習方法出現、應用新一代的演算法像Deep Learning、搭配高速運算GPU,才能夠達成像Alpha go的AI系統,近幾年AI醫療快速發展,很重要的關鍵就是Big data,醫療數據的整合將產生非常大的力量。

智慧與精準醫療
創新科技輔具

創新科技輔具

創新科技輔具
講者/游忠煌(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副教授)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6.29〈科創講堂.智慧醫療〉

隨著高齡社會時代來臨,長照需求是社會重要的議題,其中輔具更是協助老年人或是失能者維持正常生活的重要夥伴,游忠煌教授是機械工程出身,但從不畫地自限,持續汲取電機、資訊、醫學等各方面種知識,投入物理治療輔具研究已經近30年,所指導的研究生多為醫學背景,跨領域的團隊整合,打破窠臼、挑戰傳統,激發多元科技輔具創新思維。

智慧與精準醫療
打造你自己的虛擬杯麵!

打造你自己的虛擬杯麵!

打造你自己的虛擬杯麵!
講者/簡文山(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6.29〈科創講堂.智慧醫療〉

2025年台灣將要邁入老年化社會,AI將能夠協助醫療服務及長期照護,就像是迪士尼動畫電影大英雄天團中的醫療機器人「杯麵」,未來將會真正出現在現實生活中,成為大家的健康守護神。

智慧與精準醫療
先覺醫療(Earlier Medicine)

先覺醫療(Earlier Medicine)

先覺醫療(Earlier Medicine)
講者/李友專(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特聘教授暨院長、AIMHI台灣醫療人工智慧創新研究中心發起人)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6.29〈科創講堂.智慧醫療〉

AI的發展可以回溯到1960年代,當時叫做Age of Reasoning,主要應用在於如何建立電腦的邏輯推理原則;到了90年代進入Age of Representation,研究如何抽取人類的知識放進電腦裡,不過由於人類也難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知識的學習歷程,因此遇到了技術瓶頸;到了2015年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技術出現,透過網路和大數據訓練電腦,讓AI快速崛起,當Google AlphaGo陸續打敗了南韓圍棋之神李世乭和中國圍棋職業九段棋手柯潔,雖然讓人們失去了自信,卻也意外為醫學打開了新契機。

智慧與精準醫療
從無到有創作一個醫療物聯網

從無到有創作一個醫療物聯網

從無到有創作一個醫療物聯網
講者/郭博昭(陽明大學數位醫學中心主任、醫學院副院長及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整理自2019.06.29〈科創講堂.智慧醫療〉

物聯網技術的崛起為傳統醫療帶來改革巨浪,打破了醫院的圍牆,讓醫療服務可以更深入觸及到各個角落,縮短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郭博昭是我國醫療物聯網 (Medical IoT) 領域的代表專家,長久以來全力投入研發遠距醫療裝置與系統,並籌備成立陽明大學數位醫學中心,利用工業4.0基礎導入資訊實體整合系統 (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郭博昭希望未來能夠達到「偏鄉不再邊緣、別墅就有醫療、你家就是急診」的目標,解決偏鄉醫療問題。

智慧與精準醫療
AI醫療居家照護機器人的發展與應用

AI醫療居家照護機器人的發展與應用

AI醫療居家照護機器人的發展與應用
講者/蔣榮先(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彙整/田育志
整理自2019.09.21〈AI報你知.AI居家照護機器人〉

據估計台灣在2060年時,幾乎每位青壯年就要扶養一位年長者。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凸顯長照制度的不足:我們是否有足夠的人力、醫療資源、醫師或甚至是護理師,來照護這些長者呢?幸運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在醫療上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多元。

Pages